医生说:我们忙着治病救人,却没能帮妈妈洗一次碗

2017-11-15 较瘦君 “孔较瘦”微信号

得知母亲确诊为乳腺癌的消息时,我正在接诊一个肥厚心肌病的患者。


01

得知母亲确诊为乳腺癌的消息时,我正在接诊一个肥厚心肌病的患者。
 
我依然记得当时自己正在眉飞色舞地给研究生讲解,为何那个病人多次心脏彩超检查都遗漏了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有板有眼地细数着肥厚心肌病猝死的危险因素,义正严辞地劝说患者积极治疗。
 
正在此时,我接到了弟弟从老家打来的电话。一个粗犷的农村汉子,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失声痛哭,他告诉我,母亲躺在老家医院的手术台上,乳腺包块切除的病理结果是“乳腺癌”,外科大夫建议乳腺全切加淋巴结清扫,但局麻下意识仍清醒的母亲抵死不从。
 
接诊再也难以为继,一边打电话苦口婆心、连哄带诈地劝说老人家手术,一边草草写了几句诊治意见,然后匆匆离开。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买票送父亲回老家。
 
他收拾自己的行李和糖尿病药,我开车去买当天的火车票。一路上,脑子嗡嗡作想,不是错踩了地板油就是急刹车,昏昏沉沉,迷迷瞪瞪。
 
一件我不敢深想,也不愿意深想的事情正向我悄无声息地袭来:我们的父母,正以肉眼可见的方式,老去了。
 
02

第一次在家里听说肿瘤这个词是8年前。
 
那时还在读大学的我,抽空回家帮忙种花生。我自以为是地说,这次回家给爷爷带了心脏病的药,他的脚踝水肿几天就会没事的。
 
我的父亲“嗯”了一声,说:“前几天爷爷去做了胃镜,是胃癌,到处是转移。”
 
所有人都一声不吭地继续种花生,然后相约一起向爷爷隐瞒病情。回家吃饭时,我第一次好好端详了自己的爷爷。他长得很帅,精神矍铄的脸上写满了岁月。他对我说,他就是身上没有劲,嘴里有淤泥的味道,等过几天胃口好了,就可以再去帮家里干活了。
 
这话我没法接,转过头去看熟悉的院子。那天的阳光很刺眼,照的人眼睛白花花、脑袋嗡嗡作响。那时我开始明白,岁月不会饶过任何一个人。我们每天在医院面对生老病死,司空见惯,但这些尘归尘土归土的自然规律,还是会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上演。
 
当然,也只有遇到生老病死,才会发现,那些让我们整夜失眠、垂泪到天明的心事,大多都是矫情。

03

现在的我长大了,终究还是成了一名医生。
 
我长大了,允许也习惯了痛苦不请自来。
 
我们长大,最大的失败莫过于遗忘和习以为常,我们忘记了初心,将亲人和爱人的爱,坦然受之;我们闻着妈妈在厨房烹出的饭香,满脑子想着拯救世界、解放全人类,却很少想着在饭后帮妈妈洗碗。
 
在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我总会记起自己小时候。那时的我,总有些不切实际却又质朴的念头。我想,我要使劲喝水、吃饭,练就一个大肚子,然后在冬天使劲呼吸,把那些冷风都喝进去,这样世界变暖和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他们就不会冻手了。
 
这是很多中国男人的悲哀,不善花言巧语,只懂闷声苦干,总会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奔波忙碌的工作,当成天下头等大事儿。即便对自己的亲人和爱人,也不懂嘘寒问暖。

母亲的手术成功,免疫组化分型也很好,我四处找同学同事打听询问,一致认为术后不需要放化疗。术后1周好转出院,她在家里对人讲,除了找人看报告,我似乎没有家长里短的问候。

我老婆笑着对她说:“你自己生的儿子,什么性格,还不清楚么?”
 
我是该反省自己,我们花了半生时间学会了中文和英文,学会了演讲和辩论,学会了讲课和说服,甚至学会了欺骗与忽悠,但唯独没有学会和最亲近的人好好说话。我们把最好的耐心、细心留给了旁人,却把纠结、烦躁带给了至亲之人。
 
行医没几年,到处可听到的一句口号是: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但现在我却认为,对于很多临床医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回归家庭更重要的了。

04

心倔口拙尚在其次,我们中的很多人没学会成为暖男,却像刀子一样,到处切割中年人。然而,我们哪有资格嘲笑他们,毕竟自己的父母都是中年人。我们也不要嘲笑中年人的油腻,因为油腻的一样可能是青年人。
 
实际上,世上有一件比长大和老去更可怕的事情,叫做糊口,文化人称呼它为活着。我们中的多数人,资质平庸,是靠着过独木桥一样的考试,背井离乡在另外一个城市安顿下来,身影光鲜而又疲惫。
 
我们偶尔会想想年轻时的梦想,但随之气喘吁吁。让人疲惫的不是梦想本身,是无尽的套路和流程。当然,还会想到年迈的父母——你我都知道他们可能会随时离去,但却依然抽不出时间回家。
 
荷塘月色下的农村,生产好奇与期盼;钢筋水凝土的城市,擅长生产孤独。但我却认为,我们不是活在孤独里,是活在勇敢里;因为勇敢,自己才会察觉到自己的无助。
 
是的,我们都在养家糊口中,感受父辈、子辈的生老病死,这是所有人生活的现状。

而明知世事很难两全,我们依然全力以赴,这才是人生全部的真相。

作者:较瘦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7-11-17 ay2006fy
  2. 2017-11-16 swfzhanggui

    灭绝人性.不值得提倡.医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医生

    0

  3. 2017-11-16 戒馋,懒,贪

    谢谢分享

    0

  4. 2017-11-16 kalery

    好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分享:请不要牺牲医生的善良

因为善良,因为有爱,他们顽强地守护神圣。可是这社会、这环境、这氛围让他们守护起来太难。我们要大声呼吁:请政府和社会保护医生的善良!

一年888台手术!手术机器人延长医生职业生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占领了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命名,是为纪念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解剖学研究促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已知的机器人的设计。许多科幻迷一定还记得在2005年上映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帝国歼星舰上,火山附近受到重创的男主角从医疗室走出来已经不再是阿纳金,而是黑衣勋爵达斯·维达。而完成这一转折性操作的就是一台手术机器人。也就是在这部电影上映一年后的20

为了法律尊严和人民健康,声援杨医生

有媒体报道,今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名医生杨某在小区电梯间内劝阻一名老人吸烟时,双方发生口角,随后老人突发疾病去世。事后,老人家属将杨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余万元。金水区法院认为,依照《侵权责任法》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根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杨某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这一意外事件中,老人的去世让人痛心,杨医生的

持续抢救两小时、15000次按压之后,医生说了这句话……

11月6日下午,柳州市中医院急诊接待处接到该市120指挥中心的出诊通知,称白沙路有病人抽搐,需立即出诊。医护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为22岁男性,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初步考虑患者为心脏骤停。医务人员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及经口气管插管接简易球囊辅助通气,心电监测提示为室颤,马上给予除颤等抢救处理,同时开通静脉通路肾上腺素静推。患者恢复浅慢呼吸,但脉搏仍未能触及。患者很快被送到柳州市中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抢救。科

一位医院院长落泪之笔,如有下辈子,坚决不做医生

中国不需要医生吗?中国的媒体是不是也要反思?

医生目标年薪制 “五大瓶颈”待破题

两会前夕,三明模式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医改方向,其中重要的一条,也是广大医务人员最为关注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生年薪制浮出水面,成为关注的焦点。第一瓶颈——目标年薪制目标难定三明模式医生和院长实行目标年薪制,并且在在已实行医生(技师、临床药师)年薪制的基础上,将二级(含二级)以上公立综合、中医医院的护理、行政后勤人员,全部纳入目标年薪制管理。面对全国各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