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虚弱与长期生存率的关系

2018-07-20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大部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存在虚弱症状,并且与长期死亡率独立相关。调整后的虚弱相关死亡风险与年龄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强调需要更全面的术前风险分层模型,以帮助选择最佳的手术候选人。此外,该研究将<75岁年龄组确定为综合术前优化计划(例如心脏康复、营养增强和社会心理支持)的潜在目标人群。

虚弱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并为临床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心脏外科文献大部分是小型单中心研究并且随访时间有限,在长期随访中虚弱的流行病学特征仍有待阐明。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于2008年至2015年期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使用约翰霍普金斯校正临床组虚弱指标(一种使用行政数据进行研究验证的多维工具)来定义虚弱。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死亡率。研究人员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死亡率,并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死亡风险。

在40083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8803例(22%)患者存在虚弱症状。随访4±2年,虚弱患者(33; 95%置信区间为29-36)与非虚弱患者(22; 95%置信区间为19-24)相比,每1000人每年经年龄和性别标准化的死亡率更高。虚弱与长期死亡风险增加(校正后风险比为1.20; 95%置信区间为1.12-1.28)相关,并且40-74岁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比≥85岁的患者更大。

由此可见,大部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存在虚弱症状,并且与长期死亡率独立相关。调整后的虚弱相关死亡风险与年龄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强调需要更全面的术前风险分层模型,以帮助选择最佳的手术候选人。此外,该研究将<75岁年龄组确定为综合术前优化计划(例如心脏康复、营养增强和社会心理支持)的潜在目标人群。

原始出处:

Diem T. T. Tran.et al. Association of Frailty and Long‐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AHA.2018. https://doi.org/10.1161/JAHA.118.00988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除心肌活力之外,二尖瓣的结构决定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功能性二尖瓣回流的结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降低了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但是目前还不能充分认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的可逆性的预测因素或机制。我们研究了二尖瓣瓣膜结构是否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功能性的二尖瓣回流(MR)有关。

NEJM: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对术后的影响

研究认为,对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不进行体外循环患者的5年临床结果由于接受体外循环的患者

JAH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与卒中长期风险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NOAF与长期卒中风险增加相关,相比于无NOAF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增加的风险是否由房颤来介导,抗凝治疗是否可以降低风险。

Circulation:CABG期间应用第二动脉桥能否改善结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期间应用第二动脉桥是否改善患者结局尚不清楚,Circulation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JAH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采用抑肽酶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ART事后分析中,抑肽酶与早期和晚期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

Circ: Cardiovasc Inte:冠脉旁路移植患者经导管vs.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比较

TAVR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既往CABG患者AVR的首选方式。在这一亚组患者中,与SAVR相比,TAVR与相似的院内死亡率相关,但院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