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有助于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控制目标

2011-04-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美国学者亨利(Henry)等对7项(其中6项为Ⅲ期研究)有关长效GLP1衍生物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旨在明确与艾塞那肽、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罗格列酮和西格列汀相比,注射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从基线至26周时)。受试者的基线HbA1c范围包括≤7.5%、7.5~8.0%、8.0~8.5%、 8.5~9.0%和>9.0%。   结果显示

 美国学者亨利(Henry)等对7项(其中6项为Ⅲ期研究)有关长效GLP1衍生物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旨在明确与艾塞那肽、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罗格列酮和西格列汀相比,注射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从基线至26周时)。受试者的基线HbA1c范围包括≤7.5%、7.5~8.0%、8.0~8.5%、 8.5~9.0%和>9.0%。

  结果显示,在各基线HbA1c范围内,所有疗法均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安慰剂相比,当基线HbA1c水平越高时,各种治疗方法所致HbA1c的降幅越大。其中,利拉鲁肽组患者的HbA1c水平降幅最大,从≤7.5%组下降0.7%到>9.0%组下降1.8%;其次为甘精胰岛素组和艾塞那肽组,HbA1c降幅分别为0.3%~1.5%和0.4%~1.3%;再次为磺脲类和西格列汀组,降幅为0.0%~1.4%;噻唑烷二酮类组HbA1c降幅最小,为0.4%~0.8%。

  在基线HbA1c≤7.5%的情况下,63%的利拉鲁肽组受试者实现了HbA1c≤6.5%,而采用其他疗法受试者达到此目标的比例为 20%~49%,P=0.0003~0.0297。在基线HbA1c>9.0%的情况下,约10%的利拉鲁肽组受试者实现HbA1c≤6.5%,采用其他疗法受试者的达标率为0%~5%。

  与其他常用抗糖尿病疗法相比,对于各种基线HbA1c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始终显示出益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