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细颗粒物空气污染对青少年心律失常的急性影响

2022-09-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以人群为基础的青少年样本中,PM2.5暴露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增加有关。PM2.5对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出现在暴露后2小时内。

心源性猝死(SCD)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据估计,在西方国家,SCD占心血管相关死亡的约50%,占所有原因死亡的15%至20%。SCD虽然相对罕见,但在其他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包括世界级的运动员,会对他们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细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成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有关。然而,PM2.5暴露与青少年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为了探究PM2.5暴露与青少年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和时间进程,研究人员分析了322名参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儿童队列(PSCC)随访的青少年的数据。

研究人员采用浊度计获得了24小时PM2.5浓度。在测量PM2.5浓度的同时,研究人员使用Holter监测仪获得了受试者24小时心电图数据,并从中确定了心律失常情况,包括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PM2.5浓度和过早心房收缩/室性早搏(PVC)的数量以30分钟为单位进行总结。研究人员采用负二项模型框架下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评估PM2.5浓度对房颤和早搏次数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PM2.5暴露与PVCs数量的急剧增加有关。具体来说,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与暴露后0.5~1.0、1.0~1.5和1.5~2.0小时PVC数量增加2%(95%CI为0.4%-3.3%)相关。累积起来,PM2.5增加10μg/m3与暴露后2小时内PVC数量增加5%(95%CI为1%-10%)相关。PM2.5浓度与过早心房收缩无关。

由此可见,在以人群为基础的青少年样本中,PM2.5暴露与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增加有关。PM2.5对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出现在暴露后2小时内。

 

原始出处:

Fan He.et al.Acute Impact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on Cardiac Arrhythmias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Adolescents: The Penn State Child Cohort.JAHA.202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2.02637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MRI引导下心房纤维化消融对肺静脉隔离术后心律失常复发风险的影响

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与单纯肺静脉隔离相比,MRI引导下纤维化消融联合肺静脉隔离不能降低患者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风险。

非常有必要!如何做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随访?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随访频率及无创检查

警惕!这些药物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有效预防,只需做好这 4 点

对有心脏基础疾病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应权衡利弊,必须使用时应做好监护或抢救的准备。

Ann Intern Med:非心脏手术后房颤与卒中、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关系

与非手术房颤相比,非心脏手术后房颤与血栓栓塞的风险相似。该研究的结果对术后房颤的早期和后续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JAHA: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和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发生频率

MFS患者心律失常和体位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且与住院时间、HAC和住院死亡率增加相关,尤其是VT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