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heum Dis:降尿酸疗法初期,非布索坦逐步加量与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的作用相当

2017-11-05 xiangting MedSci原创

这项研究数据表明,与单独使用固定剂量的非布索坦相比,非布索坦逐步加量和低剂量的秋水仙碱可有效减少痛风发作。

这项研究旨在确定在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初期,与非布索坦无剂量滴定比较,非布索坦阶梯式剂量增加是否和秋水仙碱在降低痛风发作中的作用相当。

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非布索坦逐步增加剂量从10至40 mg/d),B组(固定剂量非布索坦40 mg/d加秋水仙碱0.5mg/天)或C组(固定剂量非布索坦40mg/天)并观察12周。痛风发作被定义为因痛风症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共有255例患者被随机分组,241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在治疗的患者中,A组20/96(20.8%),B组18/95(18.9%)和C组18/50(36.0%)有痛风发作。尽管差异在纠正多次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发作率显着低于C组(P值分别为0.047和0.024)。A组和B组痛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项研究数据表明,与单独使用固定剂量的非布索坦相比,非布索坦逐步加量和低剂量的秋水仙碱可有效减少痛风发作。在开始降尿酸治疗期间,非布索坦逐步加量是低剂量秋水仙碱的有效替代治疗。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nn Rheum Dis:别嘌呤剂量升级使痛风患者血清尿酸盐达标是否安全有效?

抗痛风治疗的首选药为别嘌呤。2017年9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一项研究显示,高于基于-CrCL的别嘌呤剂量能有效降低大多数痛风患者的SU以达标。别嘌呤剂量升级能被很好地耐受。目的:采用治疗-达标血清尿酸盐(SU)方法,考察别嘌呤剂量升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平行组、对比临床试验。接受基于肌酐清除率(CrCL)的别嘌呤剂量≥1个月和SU≥6 mg/dL的痛

痛风为何易在夜间发作

痛风的发生,源于体内尿酸浓度过高,超出自身溶解度后,会在关节腔形成细小的尿酸盐沉淀,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引发急性关节疼痛。在水分、温度、激素、血氧浓度等因素作用下,痛风患者经常在夜间突发足痛。

诊间日记:对痛风病人完全禁止吃肉,既不人道,也无大效

今天上午,一位70岁老人来院复诊。3个月前,他因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性肾病曾经在我科住院治疗,当时血尿酸750μmol/L,尿蛋白弱阳性,血肌酐略高,肾小球滤过率64ml/min,我们给苯溴马隆降尿酸及其他治疗,病情好转出院。1个月前,他的孩子听别人说苯溴马隆损害肾脏就让他停了药,又担心血尿酸反跳,于是严格近乎苛刻的给他控制饮食,禁止他喝酒,所有的肉食和海鲜一概不让他吃。结果如

Arthritis Rheumatol:非布索坦治疗早期痛风的疗效

非布索坦改善了早期痛风患者的MRI滑膜炎,并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

Cornea:痛风性角膜炎:继发于痛风的周围溃疡性角膜炎病例!

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市SUNY Downstate医疗中心眼科系的Yazdanyar A近日在Cornea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近期的一项工作,他们报告了一例继发于痛风的外周溃疡性角膜炎。

防治痛风 控制尿酸水平是关键

过去人们常将痛风称为“富贵病”、“皇帝病”,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大众应该如何正确防治痛风呢?痛风是如何发生的?痛风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为基础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或代谢性风湿病。急性痛风常在夜间发作,且多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踝、膝、腕关节,发作时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疼痛常在24小时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