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学家解密肝癌的生长和扩散,抗癌新方法呼之欲出!

2017-06-29 佚名 medicalxpress

肝癌基因变化多端,这也是肝癌难以治疗的原因之一,来自新加坡的研究小组近期指出,每个肝癌病人的基因差异有一天会为科学家所用,成为靶向治疗肝癌的依据。

肝癌基因变化多端,这也是肝癌难以治疗的原因之一,来自新加坡的研究小组近期指出,每个肝癌病人的基因差异有一天会为科学家所用,成为靶向治疗肝癌的依据。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癌症,目前是第二个全球癌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这是因为,肝癌早期没有症状,肝癌肿瘤一般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因此治疗方式非常受限,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不了解肝癌是如何发展的。

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解释称:“癌症发展和有效治疗正在进行一场比赛,但是肝癌的发展速度总是让治疗方法望尘莫及,在我们的此次研究中,我们确定了肝癌肿瘤的异质性或者说遗传多样性,这是理解肝癌的关键所在,也是这场比赛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下一代DNA测序技术分析了66组肿瘤样本,样本来自每个肿瘤的多个站点,以及从不同的肿瘤的同一站点。

“我们发现单个个体肿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遗传多样性,肿瘤的空间增长模式就像树干的年轮一样,它表示肝癌肿瘤生长时向外扩张的序列。这与其他癌症,如直结肠癌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抗癌方法也不尽相同。

“肿瘤的高异质性解释了为什么单一疗法无法取得成功,我们的下一个挑战是要考虑如何靶向空间格局,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得以应用。”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6-29 189****7206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Sci Rep:从西洋李属中分离出的芦丁可作为丙肝抑制剂

研究人员筛选了因肝保护作用而闻名的果实,发现从西洋李属中分离出黄酮类物质芦丁可以作为新的HCV进入抑制剂。

Oncotarget:IL-18基因多态性对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易感性的影响:一项中国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IL-18基因多态性影响了IL-18基因的转录活性,并且与多种疾病相关。目前IL-18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相关肝脏疾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我们通过这个病例对照研究来探索两者间的关系。

Gastroenterology:免疫检查点单抗可恢复肝癌细胞肿瘤浸润T细胞功能

,免疫检查点单抗可上调人类肝癌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性,不同作用机制的单抗联用可产生药物联合作用。未来PD-L1, TIM3以及 LAG3单抗有望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利器。

RCS ADV:肝癌协同治疗研究获进展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且肝癌内在的耐药性以及放化疗后产生的炎症肿瘤微环境,使得治疗5年内肝癌的复发率接近100%,且常伴随复发的转移使得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由于进展期肝癌高度恶性,单一运用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热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常规手段均不能有效控制肝癌的发展,故多学科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成为了肝癌治疗的必然趋势。化疗是临床上治

Scand J Gastroenterol:慢乙肝患者肝硬化分期与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肝癌的风险

韩国首尔庆熙大学医学院Shim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应用恩替卡韦(ETV)抗病毒治疗中,肝硬化伴显着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腹水)、饮酒和高龄是发生肝细胞癌(HCC)的独立预测因素。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的通知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肝细胞癌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