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霖TCT公布ABSORB China两年结果:生物可吸收支架证据进一步积累

2016-11-01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日,第28届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大会主会场上,我刊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报告了ABSORB China两年结果。证实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 BVS带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长期获益,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V。 两年的随访数据显示,Absorb BVS组的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为10.1%,XIENCE V组为11.4

日,第28届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大会主会场上,我刊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报告了ABSORB China两年结果。证实生物可吸收支架Absorb BVS带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长期获益,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V。
 
两年的随访数据显示,Absorb BVS组的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为10.1%,XIENCE V组为11.4%。Absorb BVS组靶病变失败率4.2%,XIENCE V组4.6%;Absorb BVS组靶血管失败率5.5%,XIENCE组6.8%;Absorb BVS组MACE发生率5.1%,XIENCE V组5.1%。
 
高润霖院士表示,ABSORB China研究达到了其非劣效性的主要终点。在1年内晚期管腔丢失方面,Absorb BVS不劣于Xience V。在1年临床事件(靶病变失败、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导致心肌梗死或缺血驱使的靶病变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两组均较低且基本一致;2年随访保持了这一结果。
 
据悉,Absorb BVS已于今年7月5日获得了FDA的上市批准,是在美国上市的唯一可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Absorb支架已经在包括美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上市。全世界有超过23万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使用了Absorb支架。
 
ABSORB China研究结果将用于支持Absorb支架在中国的上市注册审批。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IT2012即将召开 高润霖院士致辞

 2012年3月15-18日 ,第十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历经10年发展,CIT大会已经 成成成成成为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CIT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即将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医师同仁们发来了热情的欢迎辞。 阜外血管病医院院长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CIT大会主席 、\\ 高润霖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高润霖:中国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发展

        3月16日,在第十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开幕式上,大会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回顾了我国经皮介入心血管治疗的发展。   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1985年郑笑莲教授在西京医院实施的,病例报告在1986年发表。1988年,我国首次报告了用激光进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当时仅有几个中心进行,并在2005年停止实施。冠状动脉溶栓加PTCA治疗急性心

高润霖院士谈CIT大会发展 话介入成果

       导语: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已走过10年风雨历程,她得了怎样的成长?对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介入心脏病学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且听高润霖院士娓娓道来。 高润霖院士     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CIT大会迄今已走过10年的历

CIT 2014:高润霖谈药物洗脱支架发展未来

在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CIT)大会期间,由中国本土企业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使用的Firehawk®(火鹰)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获准上市新闻发布会在2014年3月21日于上海召开。 在新闻发布会上,MedSci作为官方媒体,就火鹰支架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开展以及心脏支架的未来发展动向,采访了CIT大会主席高润霖。 MedSc

高润霖:关于冠脉支架适宜性的讨论

学界关于“冠脉支架适宜性”的讨论由来已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指出,从专业角度,冠脉支架“应用不当”需要严格界定,严重应用不当可称为“滥用”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是,为根本没有指征的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支架,例如冠脉造影提示狭窄<50%、无明显临床症状;这种情况目前已基本不存在。 其二是,为病变不适合PCI而更适合

EuroPCR 2015:[高润霖院士]阜外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三年死亡率仅4.2%

5月19-22日,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PCR)在法国巴黎隆重召开,全球1.2万名学者及医生云集在此,共享这一全球介入盛会。高润霖院士在大会上介绍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左主干病变PCI治疗的3年随访结果。 高院士指出,PCI治疗左主干病变具有较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血运重建和死亡发生率,但应避免用于SYTAX评分>32分的患者。而且,术者经验对临床预后有很大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 该研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