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官方明令禁止基金申请提影响因子!中国未来会不会跟进?
2021-10-18 网络 网络
近年来,国内一直在讨论破“唯影响因子”,试图建立全新的学术评价机制;没想到,就在今年,欧洲率先给出了更“凶”的答案——欧洲基金申
近年来,国内一直在讨论破“唯影响因子”,试图建立全新的学术评价机制;没想到,就在今年,欧洲率先给出了更“凶”的答案——欧洲基金申请明确提出:禁止在基金申请书中提影响因子,而使用计量学指标及出版物表明学术水平。
影响因子,起源于1975年《期刊引证报告》这一期刊杂志中,其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大家所说的影响因子因此而得名。
随着科学研究的俞见成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依赖于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不仅是衡量期刊有用性和展示性的指标,也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是指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评价年度前两年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公式如下:影响因子=本刊第三年前两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两年内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总数。
10年影响因子变化趋势
但是影响因子指的是发表论文的评论被引用次数,它由研究领域的大小来决定,研究领悟小的杂志影响因子较低,反之较高。可能影响因子的由来已久,许多学者纷纷把它作为学术评价的指标,但是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弊大于利,纷纷反对只靠影响因子来断定文章的引用度。
《科学》杂志也曾提到过:一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只能说明它有很多论文被多次引用,但并不代表它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被高度引用。
在提出申请的同时,欧洲基金申请也有了新的政策,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工作计划指出,基金申请人可以使用、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并适当列出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和预印本(数量以10份为限,初始资助申请人数以5份为限)。
影响因子与论文水平并不完全相关
影响因子不能代表个别论文的水平。法国科研人员曾在知名食品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上发表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最后被撤稿)这一论文一经发表就引用者众,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批判、否定态度,这难道能说明这项研究质量之高?
此外,学术水平与影响因子也并不能直接相关。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主Donna Strickland的获奖原因就来自于其博士期间发表的一篇“低分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在《光学通信》上,该期刊水平不高,当年的影响因子也只有2分左右。但是这篇论文极具创新性,至今已被引用超6000余次。
更多的免费文献计量工具不断出现
对于某人做的某项研究,同行评议即可知其重要性。但是那些做评判或做决定的人,往往不是“小同行”,这种情况的存在,催生了JIF、Nature Index、Citescore等多种文献计量工具。
我国发布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同时不把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实行代表作同行评议,强调创新水平、学术价值……
学位答辩、奖励评选、基金申请在逐渐关闭“影响因子”的“绿色通道”,打开了“同行认可、分领域判定”的大门。
媒体评价
随着欧洲禁止提影响因子的提出,《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欧洲此举动说明影响因已经开始失去信誉。多年来,影响因子一直为人诟病。有学者认为一个期刊的分数不能完全说明其中一篇论文的水平,有的期刊编辑会人为提高分数。
国内会不会跟进?
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有部分学校答辩要求中,已不再提及影响因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欧洲#
57
应该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