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Oncol: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心理社会结局

2015-11-01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在美国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存活率超过95%,但是该类人群长期的心理社会结局却依旧不清楚。研究者纳入了1932-1994年间诊断的RB成年人且在纽约治疗的幸存者,通过邮件或电话完成综合问卷调查。探究的心理社会结局包括心理压力、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对癌症复发的恐惧、对面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创伤后成长情况、创伤后应激症状等。纳入CCSS的非癌症兄弟姐妹作为对照组。该研究共纳入470名RB幸存者,其

在美国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存活率超过95%,但是该类人群长期的心理社会结局却依旧不清楚。

研究者纳入了1932-1994年间诊断的成年RB且在纽约治疗的幸存者,通过邮件或电话完成综合问卷调查。探究的心理社会结局包括心理压力、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对癌症复发的恐惧、对面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创伤后成长情况、创伤后应激症状等。纳入CCSS的非癌症兄弟姐妹作为对照组。

该研究共纳入470名RB幸存者,其中53.6%双侧均发病,52.1%为女性,试验组平均年龄43.3岁;同时还有2820名对照组,平均年龄33.2岁。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发现RB组有更高的抑郁、躯体化障碍、压力和焦虑。虽然RB组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如逃避和反应过度 (both P <0.01),但是仅仅只有5(5/470,1.1%)人符合创伤后应激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发病情况的不同,双侧病变患者比单侧病变患者更害怕肿瘤复发 (P < 0.01),并且更加担心其子女是否会患上RB(P < 0.01)。不过双侧病变患者并没有比单侧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躯体化障碍等。

研究结果表明,RB幸存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并没有比非癌症患者差。另外,不管病变是单侧还是双侧,其心理社会症状类似。

原始出处:

Ford JS, Chou JF,et al.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Adult Survivors of Retinoblastoma.J Clin Oncol. 2015 Nov 1;33(31):3608-14.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 Oncol:MYCN癌基因扩增水平或可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发生在儿童期的视网膜肿瘤。既往的研究显示RB1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出现突变是疾病发生的始发因素。来自加拿大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的Diane E Rushlow等试图确定没有RB1突变的非家族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征。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 3月的在线期刊上。研究者纳入了1068名单侧非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并

Lancet Oncol述评:MYCN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原癌基因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之后,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的确定则预示着另一个观念——恶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遗传基础,即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肿瘤的形成。事实上,对肿瘤发生的潜伏期进行分析提示,即使在“责任基因”被发现之前,我们也认识到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个体中,如果所残余正常的单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或者在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

视网膜母细胞瘤A期治疗病例

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Rb)之后,需要对眼球内的肿瘤进行分期,然后依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IIRC(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Retinoblastoma Classification)分期,这是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默弗里(Linn Murphree)教授与许多世界著名Rb专家于2005年共同提出的新的Rb眼内分期。IIRC分期是依据肿瘤生长特点和发展演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B、C期治疗病例

视网膜母细胞瘤B期的肿瘤具有低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不是弥漫的,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具体表现为:A期以外的位于视网膜内的肿瘤,不限制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局限在肿瘤基底部3毫米以内。 C期的肿瘤具有中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细小,并且局限于肿瘤附近。具体表现是: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很细小并局限于肿瘤周围3毫米以内,局部的放射性敷贴是可以治愈

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治疗病例

D期的肿瘤具有高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弥散,或者是巨大的内生型或外生型肿瘤。具体表现是: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的种植范围超过C期,巨大的或者弥散的肿瘤,可以有细小的或者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的种植成斑块状,视网膜脱离超过一个象限。 单眼D期:对于没有视力且视网膜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的眼球,摘除是第1选择;对于有潜在视力,视乳头未被肿瘤侵犯,大部分视网膜完好的眼球,可先

化学家肖恩的医学梦

布莱恩·肖恩原本可以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孩子的父亲。他是化学家,不是眼科医生,也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他大概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正儿八经地讨论如何诊断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就是俗称的眼癌),并且据此开发一款app手机应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儿子。生活就是如此不可思议。所有的事情是从2008年开始的。在这一年,肖恩还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他的长子诺亚诞生了。若干年后他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