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肖恩的医学梦

2015-05-21 黄昉苨 中国青年报

布莱恩·肖恩原本可以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孩子的父亲。他是化学家,不是眼科医生,也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他大概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正儿八经地讨论如何诊断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就是俗称的眼癌),并且据此开发一款app手机应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儿子。生活就是如此不可思议。所有的事情是从2008年开始的。在这一年,肖恩还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他的长子诺亚诞生了。若干年后他回溯

布莱恩·肖恩原本可以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孩子的父亲。

他是化学家,不是眼科医生,也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他大概从来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正儿八经地讨论如何诊断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就是俗称的眼癌),并且据此开发一款app手机应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儿子。

生活就是如此不可思议。

所有的事情是从2008年开始的。在这一年,肖恩还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他的长子诺亚诞生了。若干年后他回溯往事、翻看相册,会发现当时一些线索已经很明显。但与许多家长一样,肖恩与妻子视而不见。

直到诺亚3岁,他的妈妈注意到事情不对头:给儿子拍照时,常常会发现他的瞳孔是白色的。

有时候透明,有时候又反射出明显的白,不是一个小点,而是近距离拍摄时,眼球中间明显的异色。尤其当相机的闪光灯打开后,儿子的一双眼睛,居然一只是常见的“红眼”,而另一只泛白光。

肖恩太太记得育儿杂志上说过:拍照开闪光灯时孩子眼睛泛白,很可能是患了视网膜母细胞瘤。

布莱恩还安慰太太:你别自己吓自己啦。可他老婆把儿子往家庭医生那儿一带,事儿一说,5个小时以后确诊了: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虽然是癌症,但对肖恩一家来说,记忆并不算太惨痛。诺亚很快得到了治疗。手术让他失去了一个眼球,但装上义眼之后,他看起来与其他的孩子没啥差别。

诺亚是幸运的。在美国,因为发现疾病往往比较早,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幼时罹患这一疾病的孩子都能顺利地活到成人的那一天。

但对他的父亲而言,情绪并没有那么容易抚平,尤其,当他翻看孩子的照片,发现2008年时,出生才12天的诺亚,眼中已经有了若隐若现的一星白色辉光。而当孩子几个月大的那段时间,在他的任何一张照片上,那白色的瞳仁,都已经清晰可见。

可是却要到这时再翻出照片,才突然能看见它们。

他不能不去想一个问题:如果在白色还是一星点儿的时候就发现了这病,儿子还需要像现在这样摘除眼球吗?

“我第一次意识到,家长们需要更多帮助”,肖恩说。

当孩子痊愈后,作为父亲的喜怒哀乐被放置到了一边,而身为科学家的探索之心一发不可收拾。布莱恩·肖恩开始研究一个严肃的课题:能不能将日常用的数码照相机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联系起来?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能够通过照片辨认出患儿瞳孔中的白色”这一常识在美国常被媒体提及,但医生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由此带来的误报数量也很多。

所以——也许,大家就更需要布莱恩·肖恩的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

这位博士的研究领域是化学,这辈子也没琢磨过医学或者做手机应用。但难题摆在眼前,他的反应是:我就去当一回软件设计师呗!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大伙儿都嘲笑那些抱着‘专业化’不放手的老古板。”肖恩说,“如果你只是一个无机化学家,那你就不够酷。你必须得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外做出点事儿。”

他也担心,自己的研究可能全无结果,白白浪费时间。可是再想想:这主意这么好,总会有人去做的,干嘛不自己来呢!

何况他有大量素材:爱拍照的肖恩太太无意间记录下了一个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成长过程。

最终,在收集并分析了更多病患的照片之后,肖恩与他来自各个专业的同事们捣鼓出了一款手机应用,它能够扫描用户手机里的所有图片,以判断图中人的瞳孔是否健康。如果检测到疑似的白色瞳孔,这款应用会对用户发出警告。

根据统计数据,这是全世界唯一一款类似的手机应用,因此,制作团队为它预备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包括德语、俄语、波斯语、中文普通话和粤语。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人们已经可以下载这款应用。

与在美国95%的高治愈率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发现往往比较迟,这一疾病的治愈率要低得多。

肖恩希望,这款应用能够帮到地球另一边的某个孩子,他也许没有家庭医生,但这款app,一样能够改变他的命运。

作者:黄昉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5-08-01 elaine20088

    ?

    0

  2. 2015-07-09 cmn

    0

  3. 2015-05-22 niclo

    这才是知识的力量

    0

  4. 2015-05-22 zhouanxiu

    科学的力量

    0

  5. 2015-05-21 yuchang151

    科学家的伟大

    0

相关资讯

Lancet Oncol:MYCN癌基因扩增水平或可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发生在儿童期的视网膜肿瘤。既往的研究显示RB1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出现突变是疾病发生的始发因素。来自加拿大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的Diane E Rushlow等试图确定没有RB1突变的非家族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征。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 3月的在线期刊上。研究者纳入了1068名单侧非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并

Lancet Oncol述评:MYCN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原癌基因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之后,对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的确定则预示着另一个观念——恶性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遗传基础,即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肿瘤的形成。事实上,对肿瘤发生的潜伏期进行分析提示,即使在“责任基因”被发现之前,我们也认识到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个体中,如果所残余正常的单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或者在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

视网膜母细胞瘤A期治疗病例

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Rb)之后,需要对眼球内的肿瘤进行分期,然后依据分期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多采用IIRC(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Retinoblastoma Classification)分期,这是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默弗里(Linn Murphree)教授与许多世界著名Rb专家于2005年共同提出的新的Rb眼内分期。IIRC分期是依据肿瘤生长特点和发展演变,

视网膜母细胞瘤B、C期治疗病例

视网膜母细胞瘤B期的肿瘤具有低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不是弥漫的,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具体表现为:A期以外的位于视网膜内的肿瘤,不限制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没有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局限在肿瘤基底部3毫米以内。 C期的肿瘤具有中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细小,并且局限于肿瘤附近。具体表现是:玻璃体和视网膜下的种植很细小并局限于肿瘤周围3毫米以内,局部的放射性敷贴是可以治愈

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治疗病例

D期的肿瘤具有高度风险,主要特点是肿瘤的种植很弥散,或者是巨大的内生型或外生型肿瘤。具体表现是: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的种植范围超过C期,巨大的或者弥散的肿瘤,可以有细小的或者油脂状的玻璃体种植或无血管的团块,视网膜下的种植成斑块状,视网膜脱离超过一个象限。 单眼D期:对于没有视力且视网膜结构大部分被破坏的眼球,摘除是第1选择;对于有潜在视力,视乳头未被肿瘤侵犯,大部分视网膜完好的眼球,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