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和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症状的影响

2022-07-27 August MedSci原创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的皮肤病很常见。许多干预措施用于治疗 SLE,具有不同的疗效、风险和益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也称为“狼疮”)是一种身体免疫(防御)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组织的疾病。它影响着全球 750 万人。大约 70% 的受影响人会出现皮肤问题,例如鼻子或脸颊上的皮疹。SLE 无法治愈。但是,有一些治疗旨在改善症状。特别是,有一系列治疗皮肤问题的选择。为了找出最适合 SLE 患者的治疗方法,并比较不良(不良)影响,有研究回顾评估了干预措施对 SLE 皮肤病的影响。

研究流程图:PRISMA 图显示筛选过程:

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了 Cochrane 所期望的标准方法学程序。主要结果是完全和部分临床反应。次要结果包括临床发作次数的减少(或变化);以及严重和轻微的不良事件。使用 GRADE 来评估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涉及 11,232 名参与者的 61 项随机对照试验报告了 43 种不同的干预措施。试验主要包括门诊妇女;参与者的平均年龄范围为 20 至 40 岁。25 项研究报告了基线严重程度,22 项研究纳入了中度至重度皮肤红斑狼疮 (CLE) 的参与者;CLE 的持续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报道。研究主要在多中心环境中进行。最常见的治疗持续时间为 12 个月。报告偏倚领域的偏倚风险最高,其次是性能/检测偏倚。

完全临床反应:

与安慰剂相比,氯喹可能会在 12 个月的随访中增加完全临床反应(无皮肤损伤)(风险比 (RR) 1.57,95% 置信区间 (CI) 0.95 至 2.61;1 项研究,24 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在 6 个月的随访中,甲氨蝶呤和氯喹在完全临床反应(皮疹消退)方面可能几乎没有差异(RR 1.13,95% CI 0.84 至 1.50;1 项研究,25 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口服羟氯喹对比安慰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

部分临床反应

仅针对一项关键比较报告了部分临床反应:与安慰剂相比,羟氯喹可能在 12 个月时增加部分临床反应,但 95% CI 表明羟氯喹可能没有影响或可能降低反应(RR 7.00,95% CI 0.41 至 120.16 ;20 名怀孕参与者,1 项试验;低质量证据)。

临床亮点:

在 6 个月的随访中,羟氯喹在减少临床发作方面可能优于安慰剂(RR 0.49,95% CI 0.28 至 0.89;1 项研究,47 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在 12 个月的随访中,甲氨蝶呤和安慰剂之间可能没有差异,但 95% CI 表明甲氨蝶呤可能有更多或更少的发作(RR 0.77,95% CI 0.32 至 1.83;1 项研究,86 名受试者;中等质量的证据)。

研究者认为虽然关于不良反应的信息是有限的,但证据支持常用的治疗药物羟氯喹,也有证据支持氯喹和甲氨蝶呤治疗 SLE 皮肤病。与安慰剂相比,对 SLE 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羟氯喹可能会发生更少的发作;和甲氨蝶呤和氯喹可能更能消除皮肤问题

参考文献:Hannon CW, McCourt C, Lima HC, Chen S, Bennett C. Interventions for cutaneous diseas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Mar 9;3(3):CD007478. doi: 10.1002/14651858.CD007478.pub2. PMID: 33687069; PMCID: PMC8092459.

 

作者:Augus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2-07-28 zhouqu_8
  2. 2022-07-27 ms5000000518166734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A&R:衣康酸途径的调节可减轻小鼠狼疮

研究衣康酸衍生物在小鼠狼疮治疗中的作用。

A&R:端粒长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孟德尔随机研究

检验白细胞端粒长度是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有因果关系。

羟氯喹在风湿科临床应用

HCQ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疾病应用现状。

羟氯喹对风湿科疾病的心血管可能具有预防效果

几十年来,抗疟药羟氯喹(HCQ)由于其免疫调节特性和整体良好的安全性,在治疗包括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R:鉴定Mitofusin 1和补体成分1q亚成分结合蛋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线粒体靶点

这项研究描述了抗线粒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境中靶向的线粒体库。结果表明,自身抗体可以识别线粒体来源的分泌蛋白和/或表面蛋白。

A&R:谷氨酰胺酶2通过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氧化防御促进CD4+ 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

该研究结果表明,谷氨酰胺酶同工酶GLS2通过支持抗氧化防御在CD4+ T细胞产生IL-2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它们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来纠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T 细胞产生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