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2019-08-08 医咖会 医咖会

曾有Meta分析显示,患糖尿病后,女性致死性冠心病、卒中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死亡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近期,著名期刊《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研究,聚焦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及危险因素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一起来看下这项研究有何重要发现。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了英国人住院和死亡记录数据,确定了2006年-2013年期间79985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44.3%为女性),

曾有Meta分析显示,患糖尿病后,女性致死性冠心病、卒中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死亡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近期,著名期刊《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研究,聚焦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以及危险因素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一起来看下这项研究有何重要发现。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了英国人住院和死亡记录数据,确定了2006年-2013年期间79985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44.3%为女性),同时匹配了386547名非糖尿病患者(44.8%为女性)。

研究主要终点是诊断糖尿病后,首次出现以下主要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研究使用了性别分层的Cox回归模型来评估心血管风险。

主要研究结果

随访期间,9806名糖尿病患者出现了MACE(整体有12.3%;女性中有11.6%;男性中有12.8%),30226名无糖尿病患者发生了MACE(整体有7.8%;女性中有7.4%;男性中有8.1%)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糖尿病与MACE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结果发现,与没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相比,2型糖尿病女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HR=1.20;95%CI 1.12-1.28);与没有2型糖尿病的男性相比,2型糖尿病男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也明显增加(HR=1.12;95%CI 1.06-1.19)。

相比糖尿病男性,糖尿病女性的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并未显着增加(相对危险度 1.07;95%CI 0.98-1.17)。

糖尿病发病年龄与MACE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关系,风险最高的是那些在50岁以前就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女性:HR=2.83,95%CI 1.86-4.30;男性:HR=2.18,95%CI 1.73-2.74)。

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管理

研究评估了队列中糖尿病患者在危险因素管理方面的性别差异。以血脂情况为例,对于还没有心血管事件的糖尿病患者,女性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要高于男性,降脂药物的处方比例低于男性。随访期间有过心血管事件的糖尿病患者,也存在同样的性别差异,详见下表(注:原文中未对本部分的数据做统计学分析)。

表.  糖尿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血脂危险因素管理的情况

研究结论

与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并未显着增加。在危险因素管理中药物处方上的性别差异,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Circulation. 2019 Jun 11;139(24):2742-2753.

作者:医咖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8-08 misszhang

    谢谢MedSci提供最新的资讯

    0

  2. 2019-08-08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不想糖尿病发展成尿毒症 提醒患者注意这9个症状

近日收诊多位患者,说自己“最近夜尿特别多,尿里面还有泡沫”,担心是不是“肾功能衰竭”了。根据其它检查结果,笔者诊断他们的糖尿病发生了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

Cell Metab:糖尿病导致胰腺癌?都是胰岛素惹的祸!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诊断与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展较快、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又被称为“癌中之王”。随着对胰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是胰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二者的相关性尚无明确定论。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拨开了糖尿病导致胰腺癌的迷雾,指出糖尿病所致的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才是胰腺癌的重要罪魁祸首之一!这也意味着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降糖或许只

Menopause:中国研究再添证据——糖尿病早期干预还需关注这部分人群

众所周知,T2DM受生活方式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和体育活动),但也可能受到一些生理因素(如初潮年龄、胎次等)的影响。来自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琳琳教授等近期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就旨在确定初潮年龄过早是否与中国农村女性患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宝妈有糖尿病 能放心哺乳吗?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无需赘言。理想情况下,宝宝出生的头6个月应该给予纯母乳喂养。

不想糖尿病发展成尿毒症,提醒患者注意这9个症状!

近日收诊多位患者,说自己“最近夜尿特别多,尿里面还有泡沫”,担心是不是“肾功能衰竭”了。根据其它检查结果,笔者诊断他们的糖尿病发生了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

DPP-4抑制剂——心血管疾病史患者的二联用药优选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就诊时,自诉已有心血管疾病史。甚至有的患者因长期服用降糖药,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风险增加。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更好的二联用药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