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肾1例报道

2013-07-2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唐光健 中国医学论坛报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50岁,右下腹痛伴肉眼血尿1天。   诊断   乙状肾,右输尿管下段结石。   诊断依据 点击看大图   图1,增强CT扫描动脉期,左肾动脉水平厚块(1.5 cm)最大密度投影(slab-MIP),可见左肾形态如常(箭号),对侧未见右肾显示。   图2,与图1同一序列扫描,髂嵴水平slab-MIP,可见位于中线偏左侧的右肾(箭号),肾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50岁,右下腹痛伴肉眼血尿1天。

  诊断

  乙状肾,右输尿管下段结石。

  诊断依据

inserted image

点击看大图

  图1,增强CT扫描动脉期,左肾动脉水平厚块(1.5 cm)最大密度投影(slab-MIP),可见左肾形态如常(箭号),对侧未见右肾显示。

  图2,与图1同一序列扫描,髂嵴水平slab-MIP,可见位于中线偏左侧的右肾(箭号),肾动脉显示不清。

  图3,斜冠状slab-MIP,可见左肾下极与位于中线略左侧的右肾上极相融合(箭号),异位的右肾可见多条供血动脉(箭头)。

  图4,异位的右肾下极slab-MIP,可见一细小的下极肾副动脉起自左髂总动脉穿入肾实质(箭号)。

  图5,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左前斜位容积再现(VR)影像,示两肾呈“S”形融合。

  图6,肾排泌期slab-MIP与VR(图7)后处理影像,可见两肾的收集系统及输尿管形态正常,右肾上极位于左肾下极。

  ■ 点评

  S形肾,又称乙状肾,为肾融合畸形的一种,可能为胚胎第5周时输尿管芽长入中肾嵴尾侧端的生后肾组织、两侧的生后肾组织分离不全所致。最常见的是双肾下极融合,即“马蹄肾”,也可上下极同时融合,呈磨盘状,称“盘状肾”。乙状肾罕见,为一侧肾下极与对侧异位肾的上极融合,异位肾常常有多条供血动脉供血,甚至双侧多条供血动脉。由于输尿管位置异常,易形成尿路结石,也是该畸形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本例即为因右输尿管结石(图片未展示)出现血尿就诊。现代CT可清楚显示畸形肾及其血管、尿路的异常。 

作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唐光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0)
#插入话题
  1. 2016-03-18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2. 2016-03-18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3. 2016-03-18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4. 2016-03-18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

  5. 2016-03-18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