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肠道上皮细胞NLRC4蛋白的激活能够对抗沙门氏菌感染

2017-04-17 MedSci MedSci原创

只要有NLRC4蛋白和作为补充的Caspase-8蛋白就依然能够产生炎症并且杀死沙门氏菌的感染。由于所有的NLRC4蛋白的表达都仅在肠道上皮细胞中,而不在人们普遍认为起主要杀菌功能的巨噬细胞里,这项研究证明了仅仅依靠肠道上皮细胞里的NLRC4蛋白和Caspase-8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就能有效的抑制肠道沙门氏菌的感染。

我们的肠道系统时刻与自身或者外来的微生物共处。为了保护机体细胞免受外来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我们的天然免疫系统发展出各种各样针对细菌不同的有害部位的识别系统,NLRC4蛋白就属于其中的一种。NLRC4蛋白的功能是识别感染细胞的细菌微生物的鞭毛,从而激活一种叫做炎症小体的蛋白复合体,产生细胞激素IL1b和IL18,导致炎症并且杀死入侵的微生物。适当的炎症能够加速机体对有害微生物的清除,但是过度的炎症就会对机体造成损伤,由于基因缺陷导致NLRC4蛋白持续激活的病人被报道有各种各样的过免疫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

在最新上线的Immunity杂志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Isabella Rauch及其同事发现,NLRC4蛋白在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定表达对于清除肠道内的沙门氏菌感染有重要作用。

研究组首先运用基因调整手段,仅在实验小鼠的肠道上皮细胞中特定表达NLRC4蛋白。然后向这些实验鼠注射纯化后的细菌鞭毛毒素(Fla Tox),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不表达NLRC4蛋白的老鼠,表达NLRC4蛋白的老鼠产生更多炎症反应。这一炎症反应对于清除细菌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表达NLRC4蛋白的老鼠感染沙门氏菌后的细菌数要大于表达NLRC4蛋白的老鼠。

研究人员接着通过体外培养原代肠道上皮细胞发现,细菌鞭毛侵袭了肠道上皮细胞后会造成细胞的炎症性凋亡(pyrotosis),造成细胞裂解死亡。有趣的是,感染后的死细胞会被相邻的上皮细胞排挤出原来的位子。肠道的上皮细胞是肠道中防止细菌进入血循环的物理屏障,被挤出来的感染细胞的位子会被周围的细胞迅速补充,从而维持了肠壁的完整性。

传统的报导认为炎症性凋亡对于防止细菌感染有重要作用。但是,造成细胞的炎症性凋亡的Caspase-1和Gasdermin D蛋白对于上皮细胞中的NLRC4蛋白所造成的防止细菌感染的功能并不是必须的。在缺失Caspase-1和Gasdermin D蛋白的老鼠中,只要有NLRC4蛋白和作为补充的Caspase-8蛋白就依然能够产生炎症并且杀死沙门氏菌的感染。由于所有的NLRC4蛋白的表达都仅在肠道上皮细胞中,而不在人们普遍认为起主要杀菌功能的巨噬细胞里,这项研究证明了仅仅依靠肠道上皮细胞里的NLRC4蛋白和Caspase-8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就能有效的抑制肠道沙门氏菌的感染。

原始初始:
Isabella Rauch, Katherine A. Deets, Daisy X. Ji et al., NAIP-NLRC4 Inflammasome Coordinat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Expulsion with Eicosanoid and IL-18 Release via Activation of Caspase-1 and -8.  2017, Immunity 46, 1–11 April 18, 2017. http://dx.doi.org/10.1016/j.immuni.2017.03.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Commun:从沙门氏菌获得灵感,攻克癌症耐药难题

在一项沙门氏菌试验中获得的惊人研究结果促成了一个研究发现,有可能使得传统化疗更容易治愈耐药癌细胞。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沙门氏菌蛋白SipA可自然减少存在于许多不同类型癌细胞中的一种众所周知的耐药分子。通过传送附着这一蛋白的微型金纳米颗粒,研究人员可以大大提高肿瘤对一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缩小了小鼠体内的结肠癌和乳腺癌肿瘤。这项研究发布在7月2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炸鸡、海鲜……你**的食物可能是某种致病菌的乐土

一场秋雨一场寒,吃货们套上秋装,终于把减肥这回事抛到了脑后,纷纷盘算着要开始秋季进补啦。夏天不敢尽情享用的大鱼大肉此时都被招呼上了餐桌。不过人类有自己偏爱的食物,病菌们也是一样有自己热爱光顾的地盘。作为一名渊博的吃货,你知道你最钟爱的美食都是哪一类微生物热衷栖息的乐土吗?生鸡肉是沙门氏菌的乐土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因此将其定名为沙门氏

脑洞大开!科学家与沙门氏菌“结盟”治脑癌

为了对抗一种致命脑癌,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种通常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进行了生物学改造,使其变成了一种可以杀伤肿瘤的“跟踪导弹”。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具侵袭性的一种脑癌,目前迫切需要治疗这种癌症的新方法。但是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治疗变得非常困难。手术完全移除肿瘤也存在很大难度即使留有很小的残余也会不可避免地长出新的肿瘤。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

Mol Ther Oncolytics:沙门氏菌可以抗击脑癌?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沙门氏菌通常伴随着发热以及食物中毒,一般来讲,这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都不是好事情。但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例外:通过遗传改造,沙门氏菌能够有效对肿瘤进行杀伤。 这种经过遗传改造的沙门氏菌不再寄生于人体肠道部位进行破坏,反而能够对脑部的肿瘤进行杀伤。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该技术在大鼠的脑胶质瘤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Science子刊:利用细菌治疗癌症取得新的突破

2017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作为一种导致胃肠炎的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经基因改造后能够强效地摧毁小鼠肿瘤。在此之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究细菌性癌症疗法。这项新的研究是这类研究的最新一起。它揭示出一种导致由细菌触发的癌症杀伤活性的免疫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2月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

基因突变让非洲沙门氏菌更危险

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是食物中毒的“元凶”,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病例通常会引发耐药性、致命流血感染和脑膜炎。近日,刊登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期刊上的小鼠研究揭示了,这些所谓的非洲非伤寒沙门氏菌(NTS)菌株怎样离开肠道,扩散到全身。研究发现,缺乏一种名为sseI的细菌基因,使得非洲NTS菌株能更有效地阻截免疫细胞,并经由血液流到不同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