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外周灌注靶向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2019-02-21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外周灌注靶向复苏相比于乳酸靶向策略对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率的效果不显著

脓毒性休克复苏后患者外周灌注异常与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率增加,近日研究人员比较了外周灌注靶向复苏策略vs乳酸水平靶向复苏策略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424名脓毒性休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接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常化干预(n=212)或乳酸水平干预(每2小时降低20%),干预时间为8小时。研究的主要终点为28天死亡率,次要终点为72小时内器官功能障碍(SOFA评分,0-24分,得分高者症状严重)、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无升压治疗天数、ICU以及住院时间。

患者平均年龄63岁,98%完成研究。28天内,外周灌注组74人以及乳酸组92人死亡(34.9% vs 43.4%,HR=0.75)。外周灌注靶向复苏组72小时器官障碍风险较低(SOFA 平均得分,5.6 vs 6.6),其他次要终点及不良事件率组间差异不显著。

研究认为外周灌注靶向复苏相比于乳酸靶向策略对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率的效果不显著。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ntens Care Med:脓毒性休克患者输注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脓毒性休克患者特利加压素和NE输注之间的死亡率没有差异。特利加压素组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

Crit Care:脓毒性休克小儿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皮质醇有何改变?

由此可见,该研究结果显示GCR的表达降低与脓毒性休克的不良结局相关,特别是那些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的患者。这与转录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GCR信号传导基因的下调预示着更糟糕的结局。

JAMA: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不能降低脓毒性休克和高内毒素血症患者28天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对于脓毒性休克和高内毒素血症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不会降低患者28天死亡风险

我怎样治疗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形式,伴有急性循环衰竭和高乳酸血症。脓毒性休克是一个急症,在管理它的每个方面,是数分钟的事,而不是几个小时的事,所以我确定我的团队在我的领导下,有足够的人有效地完成所有必要的干预。我的患者管理基于图1所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重点是,感染和血流动力学管理必须同时进行。

JAMA:内毒素活性升高的脓毒性休克: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能否降低死亡率?

脓毒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108年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对于内毒素活性升高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常规治疗中添加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能否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