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中国专家研究新发现,基因编辑阻断高胆固醇血症家族遗传

2019-12-06 陈静 中国新闻网

“血管脂质严重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常人印象中的“老年病”可能会出现在一整个家庭的年轻人中,因为他们罹患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血管脂质严重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常人印象中的“老年病”可能会出现在一整个家庭的年轻人中,因为他们罹患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下简称“国妇婴”)5日披露,中科院院士黄荷凤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合作研究率先发现,利用体外基因编辑技术可部分修复相关基因突变,使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成为可能。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Circulation期刊上。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使得胆固醇沉积在患者皮肤、肌腱和冠状动脉。相关患者每次生育均有50%的可能传递遗传致病变异。

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基因编辑试验后发现,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显著减轻,相关病症也得到明显缓解,循环系统中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他们还通过检测证明基因编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团队方面表示,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可作为应用于人类遗传疾病治疗的潜在工具,促进个体化医疗进一步发展。

原始出处:

作者:陈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成立3年赴美IPO却“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基因编辑还能诱人多久?

在国内曾掀起“轩然大波”的基因编辑,近日又被一份招股书激起了一阵浪花。近日,Beam Therapeutics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纳斯达克上市申请。这家公司由“CRISPR大牛”张锋、David Liu和J. Keith Joung创立,主要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开发精准基因药物。招股书显示,Beam Therapeutics计划募资1亿美元,交易代码为“BEAM”。

主动撤回论文:CRISPR基因编辑婴儿可能会早逝的研究出现错误

今年6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则论文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论文可说是宣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彻底失败的证据。然而时隔4个月,该论文的作者却主动撤回了这篇论文,撤回的原因是他们用来进行研究的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的基因分型偏倚。

Nat Genet: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在遗传病、基因编辑以及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

精准有序的调控基因表达水平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关键。基因表达调控参与细胞应激反应,细胞周期、细胞分化以及细胞稳态维持等过程。编码蛋白的基因在信使RNA这一阶段受到合成、加工、转录和降解的调控。经过这些过程后,成熟的mRNA必须具备编码出有功能蛋白的能力。真核细胞中存在mRNA质控系统。其中一种是翻译依赖的,叫做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NM

美国首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癌症治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肿瘤学教授通过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对三名晚期癌症的血细胞进行基因改造。

Nature:先导编辑让分子剪刀迈向超**

近日,《自然》在线刊发了美国布罗德研究所教授刘如谦(David Liu)等研发的基因编辑新技术——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

Adv Mater:基因“剪刀”可用于诊断疾病

CRISPR / Cas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基因:根据弗莱堡大学的一项研究,通过使用所谓的基因剪刀,可以更好地诊断癌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