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多样性

2019-02-15 不详 网络

躯体症状或是MDD的早期症状,并可作为MDD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导语:躯体症状或是MDD的早期症状,并可作为MDD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来源:梅斯医学
 
内容简介

在中国,当前抑郁症(MDD)的患病率为3.02%,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MDD患者常错失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既往研究显示,MDD患者的许多躯体症状(如头痛、痛)常先于MDD发生,因此躯体症状或是MDD的早期表现,且是MDD的有效诊断指标。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系统探究与MD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躯体症状。有鉴于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利用了2014年中国精神健康中心以及综合医院对重度抑郁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收集的数据,分析了MDD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DD患者的主要躯体症状是失眠、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循环系统疾病、头痛、性欲减退、肠道症状不适和呼吸系统疾病,且这些症状因患者所在的医疗环境类型以及年龄和性别而异。
 
关键字标签:领域:抑郁症;时间:2018.11;来源:Compr Psychiatry

正文

多个研究表明,抑郁症(MDD)患者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常先于其MDD的诊断,大部分MDD患者因躯体症状而非抑郁症而接受治疗。因此,躯体症状或是MDD的早期症状,并可作为MDD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然而,现有研究没有系统探究与MD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的躯体症状。为此,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中国大陆16家精神病院和16家综合医院的3516名患者,分析了MDD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征,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8年的Compr Psychiatry(IF=2.128)。

研究纳入了16岁以上,符合MDD的DSM-IV TR诊断标准,经最大剂量抗抑郁药和全程治疗(≤8周)后,病情仍控制不佳(HRSD降低率≤50%)者,这其中又排除了有自杀风险,双相情感障碍,一个月内接受改良电惊厥治疗(MECT),怀孕和/或哺乳期的女性。评估的躯体症状包括: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食欲不振、泌尿系统疾病、失眠、肢体疼痛、胃肠道系统疾病、躯干疼痛、体重减轻、头痛、感觉系统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性欲减退、肌肉系统疾病和其他疼痛情况。Fisher's z比率检验和卡方检验用于检验不同分类数据之间的关联。

最终分析了3273名患者的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三组:16-39岁(n = 1653),40-54岁(n = 1040)和≥55岁(n = 580)。研究发现,中国MDD患者的主要躯体症状为失眠(64.6%),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46.9%),体重减轻(38.5%),食欲不振(37.6%),循环系统疾病(31.3%),头痛(31.3%),性欲减退(31.0%),胃肠道系统疾病(29.6%)和呼吸系统疾病(29.6%)。具体结果见图1。
 
 
图1 抑郁症躯体症状的患病率

此外,其他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与从精神健康中心寻求医疗帮助的MDD患者相比,从综合医院寻求医疗帮助的MDD患者中,泌尿系统疾病、头痛、感觉系统疾病、躯干疼痛和神经系统疾病更加常见。但是,综合医院就诊的MDD患者失眠和性欲减退的发生率较低(p <.05)。

40-54岁组患者中,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呼吸系统疾病、躯干疼痛、性欲减退,肢体疼痛和其他疼痛症状的发生率最高,而≥55岁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性欲减退和其他疼痛状况的患病率最低,但其食欲不振和失眠率最高。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食欲不振和失眠率较高,但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低于男性患者(p <.05)。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MDD患者的主要躯体症状是失眠、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循环系统疾病、头痛、性欲减退、胃 肠道 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症状因患者所在的医疗环境类型以及年龄和性别而异。因此,或可通过躯体症状来早期识别MDD,但是另一方面躯体症状的存在或掩盖了MDD患者的首要诊断,导致误诊或漏诊。这些提示我们,对于因躯体症状而就诊的患者应该仔细检查,不要忽视潜在的抑郁症状。
 
参考文献  

1.  Zhao D, Wu Z, et al., Somatic symptoms var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na[J]. Compr Psychiatry. 2018 Nov;87:32-37. doi: 10.1016/j.comppsych.2018.08.013. 

往期推荐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2-15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感谢小编为我们准备了如此丰盛的精神大餐,同时也向作者致谢!认真学习了,点赞!

    0

相关资讯

Diabetic Med:德国成年人的血糖状况和抑郁症状关系如何?

近日,国际杂志 《Diabetic Med》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德国成年人的血糖状况和抑郁症状的德国健康访谈和成人检查调查结果(DEGS1)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德国成年人群样本中检查血糖状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全国德国2008-2011成人健康访谈和检查调查(DEGS1)中的6385名18-79岁年龄段的参与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血糖状态分类如下:诊断为糖尿病(自我报告诊断或接受

Diabetic Med:WHO-5和BDI-II是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可接受的筛查工具

近日,国际杂志 《Diabetic Med》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WHO-5和BDI-II是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可接受筛查工具的研究。 通过比较三个筛查组(1)WHO -5,(2)BDI-II和(3)WHO-5和BDI-II,调查两份问卷的可接受性,即五项WHO健康指数(WHO-5)和Beck抑郁量表II(BDI-II),它们在长度和重点上有所不同。 共有699名糖尿病患者参与了该研究,

正确认知抑郁症,以及合理选择抑郁症评测方法

精神科的诊断和治疗都倡导和使用基于量表的方法,量表的形式类似于自我报告的问卷。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自我报告的量表来衡量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专家对于抑郁症缓解的诊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衡量很重要。最近MIDAS(the Rhode Island Methods to Impro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and Services)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

社交媒体状况协助诊断抑郁症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出抑郁症和语言之间的确切关系,现在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正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这项技术也有望在将来作为辅助手段,协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袁勇贵:抑郁症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为双向联系

抑郁障碍(MDD)和糖尿病(DM)具有很高共患率。DM患者的MDD年患病率为9.3%,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96倍。而共病MDD严重影响DM患者的预后和功能结局,增加DM患者的死亡风险。事实上,MDD与DM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两者通过共同的病理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019 临床实践指南:抑郁症与特定精神疾病共病的管理

抑郁症与特定精神疾病共病的药物治疗建议尚缺乏,来自法国的精神病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该管理指南,该指南结合了科学证据和临床医生的意见针对抑郁症,共病焦虑,人格障碍或物质使用障碍以及老年抑郁的管理提出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