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与食管鳞癌相关新证据

2012-03-23 MedSci MedSci原创

   中美两国学者3月15日在线发表于《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和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杂志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高发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在中国ESCC高发区河南安阳纳入了300例ESCC患者和与其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

   中美两国学者3月15日在线发表于《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和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杂志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高发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在中国ESCC高发区河南安阳纳入了300例ESCC患者和与其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食管组织检出HPV与ESCC风险升高相关。

  与其他类型HPV 感染[比值比(OR)为2.4]相比,“致癌”型HPV感染(OR为10.3)与ESCC的相关性更强,尤其是HPV-16感染与ESCC呈强相关性(OR为12.8)。

  ESCC患者血清HPV-16 E7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者(OR为6.1)。

拓展阅读:

JAMA:NHANES研究显示男性口腔HPV感染更多见

JAMA:美HPV感染相关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原始链接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Case-Control Study.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CCMID 2011:感染性疾病机制研究新动态

  在今年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大会(ECCMID)上,部分学者报告了他们在疾病机制方面的新研究,在此,我们作个简要报道。     男性和女性HPV感染者中HPV自发清除率存在差异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子宫颈癌和肝门癌的一个危险因素,有时HPV可自发清除。   一项研究观察了一年后哪些HPV株较易清除。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健康女性的子宫颈样本和来自免疫系统较差男性的肛门样本。他们

JAMA:美HPV感染相关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口咽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口咽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如今,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月26日,国际权威杂志JAMA上刊登的一篇论文证实:美国人口咽部感染HPV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14岁至69岁的人群中,有6.9%的人口腔感染了

JAMA:NHANES研究显示男性口腔HPV感染更多见

这是美国国家卫生与营养检测调查(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2009-2010的研究结果,此次研究人群是14-69岁,包括男性与女性。检测口腔中HPV的DNA。 美国一项纳入5,000多名受试者的研究显示,男性口腔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比女性高出近2倍。俄亥俄州大学的Maura L. G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