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总医院施福东、刘强神经免疫团队《Nature Neuroscience》揭示脑损伤后内源性修复缺陷的机制

2016-01-21 佚名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施福东、刘强神经免疫团队最近报道了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可在脑内持续存在,在依赖神经干细胞而存在的同时损伤神经干细胞,造成神经修复障碍,研究成果于2016年1月11日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2014年影响因子16.09, 5年影响因子16),题目为“Neural stem cells sustain natural killer cells that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施福东、刘强神经免疫团队最近报道了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可在脑内持续存在,在依赖神经干细胞而存在的同时损伤神经干细胞,造成神经修复障碍,研究成果于2016年1月11日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2014年影响因子16.09, 5年影响因子16),题目为“Neural stem cells sustain natural killer cells that dictate recovery from brain inflammation”。

脑卒中 (stroke) 和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等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脑损伤迅速启动内源性修复机制。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 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但是在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受损后组织重建和修复非常缓慢甚至停滞,揭示在这些疾病中存在内源性修复缺陷。

总医院神经内科施福东、刘强带领的神经免疫团队在多发性硬化缓解期病人的尸检脑组织中发现,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炎症细胞可在脑内持续存在。这些细胞大多与位于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相临近。这一临床发现与动物多发性硬化模型即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中的结果相一致。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可通过细胞间膜转运(trans-presentation)的方式输送关键因子如可溶性白介素15至免疫细胞,以维持其活性并影响其功能。然而依赖神经干细胞而存在的免疫细胞反过来损伤了神经干细胞,最终造成神经修复障碍。

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在器官内炎症反应减退后,浸润的炎症细胞要么原位死亡,要么变成免疫记忆细胞离开器官进入体循环。然而,上述研究揭示炎性细胞在脑损伤后特定环境下可接受脑内信号而长期存在。这一发现修饰并推进了器官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理论。施福东课题组基于他们早期关于浸润淋巴细胞和脑内特有细胞的交互作用的研究2-4, 于2011年在Nature Review Immunology上提出假说“器官特异性细胞通过修饰浸润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产生器官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在脑,肝脏,肠系膜淋巴组织,关节等部位具有不同的特性”5。这一假说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出色的研究6-10,施福东课题组发现在脑内急性炎症和免疫反应之后,神经干细胞支持了炎症细胞的持续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器官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假说。该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决定浸润炎症细胞器官特性的关键分子的基因学特征和信号通路,从而能在将来通过调控这些细胞来促进神经修复。

施福东团队长期、延续性地开展关于神经炎症的的独特的研究工作,在过去15 年里,大约每隔五年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11-13。这些成果在国际临床免疫学和神经免疫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五年,施福东通过加强总医院和美国Barrow神经病学研究所的互补和协作,主要基于神经炎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的认识和治疗手段,在脑卒中的免疫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14。Nature Neuroscience这一研究揭示了脑损伤后神经修复缺陷的机制,对于理解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脑卒中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寻找克服神经修复缺陷的手段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经费资助。

总医院 科技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SABCS 2015:PD-L1免疫治疗在三阴乳腺癌(TNBC)治疗中显示潜力(JAVELIN研究)

JAVELIN研究: avelumab(摘要号S1-04)来自匈牙利森梅威思大学的Luc Dirix教授在本次大会上报告了JAVELIN研究的结果。JAVELIN研究旨在探索PD-L1抑制剂avelumab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本项研究共入组168例患者,其中58例为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72例为ER+/HER2-或PR+/HER2-患者,26例为HER2+患者。结果

Science:科学家开发出候选疫苗成功抵御MERS的感染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和荷兰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成功对单峰骆驼进行免疫来抵御MERS病毒的感染,由于目前骆驼是病毒主要的储存宿主,因此新型疫苗的开发或可有效帮助降低MERS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和爆发。 近来和MERS病毒相关的冠状病毒可以引发人类出现感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人类是致死性的;该病毒被认为可以通过接触单峰驼来进行人间传播,如今研究人

BMJ:皮肤克罗恩病案例报道

25岁女性,双侧乳房和双侧腹股沟皮肤溃烂伴疼痛。1个月前皮损周围部位出现过蜂窝组织炎,最初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但蜂窝组织炎反复发作。18岁时候因克罗恩病行了全结肠切除术。她还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图片来自BMJ)规律服用美沙拉秦1500 mg/d,以及氯氮平。结肠切除术口服高剂量糖皮质激素使其出现明显瞬态精神病,此后未再使用过系统性皮质类固醇。她很肥胖,乳房、腹股沟等肉肉折叠区域有深深的皮

Lancet:他汀药物相关性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案例报道

2013年12月,59岁男性因加重的骨盆带肌痛和近端下肢无力无法行走就诊神经科。肌痛开始于2012年3月,也就是服用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一直服用他汀直到2013年9月。查体发现该患者有严重的近端下肢轻瘫。辅助检查提示血清肌酸激酶浓度3453 U/L(正常应该<171 U/L),但是没有系统性炎症表现。肌电图提示广泛的急性肌痛变化。T1相骨盆MRI提示广泛的肌肉萎缩。右侧臀大肌组织活检提示坏死

Nat Rev Immunol: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免疫学特征

【编者按】肿瘤的形成通常伴随着瘤床的形成及周围结缔组织和基质的深度改变,最终形成适合肿瘤细胞生存的微环境(TME);过往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的关键组份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近来,我们发现肿瘤基质同时也影响抗肿瘤的免疫效应,由此可知,在有效的过继性T细胞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靶向相关的基质细胞同样是非常必要的。很多时候,我们更注重于直接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而对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的研究相

Am J Med:以心包炎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案例报道

患者男,50岁,因“心绞痛12小时”就诊。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痛风史;曾感有潜伏期结核感染治疗史。入院评估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肺栓塞的可能性小。入院后20小时患者出现胸骨下疼痛,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1mm,肌钙蛋白4.67 ng/mL (正常: < 0.09 ng/mL),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ESR 97 mm/Hr,CRP 305.8 mg/L。考虑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