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疾病中,哪种脑梗死发生机制常见,其预后怎么样?

2020-03-01 shaosai MedSci原创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明确潜在的脑梗死发生机制有助于预防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基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常规神经影像学表现建立稳定的脑梗死发生机制的分类标准,评价其临床意义。

背景与目的: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明确潜在的脑梗死发生机制有助于预防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基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常规神经影像学表现建立稳定的脑梗死发生机制的分类标准,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前循环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达50%-99%的患者。预先基于脑梗死形态、位置及MRA/CTA表现建立脑梗死发生机制分类标准,由两名观察者以预先设定的分类标准独立对患者病变血管进行分类:大血管动脉硬化性斑块闭塞穿支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和混合机制。评价患者脑梗死发生机制与基线时患者特征及1年内相同区域复发脑梗死或相关TIA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153例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为孤立性低灌注(35.3%)和动脉栓塞与低灌注混合机制(37.3%),其出现血脂异常(P=0.045)和高血压(P=0.033)的发生率要显着高于其他脑梗死发生机制。本脑梗死发生机制分类标准具有良好-很好的组间一致性和组内一致性(κ, 0.791-0.908)。整体上,共有31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病变动脉,122例患者接受内科药物治疗。混合脑梗死发生机制的患者在相同区域1年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24.4% vs. 7.8%; hazard ratio, 3.40; 95% CI, 1.25-9.20; log-rank P=0.010)要高于其他脑梗死发生机制的患者。
结论
本研究表明动脉-动脉栓塞和低灌注常常并存于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中引发缺血性脑梗死,其与脑梗死复发高风险具有相关性。
原始出处:
Feng X, Chan KL, Lan L, et al,Stroke Mechanisms 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Stroke. 2019.DOI:10.1161/STROKEAHA.119.02573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0-03-03 karmond
  2. 2020-03-01 肿肿

    机制研究离临床仍然有距离,不过与临床结合思考,仍然有帮助的,不能仅仅是纯临床思维,转化思维同样重要

    0

相关资讯

Sci Rep: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比较

相对于无症状性重度AS患者,症状性患者的主动脉瓣相关事件存在显著过分危险。

症状性颅外段椎动脉长节段闭塞复合手术一例

药物治疗是目前颅外椎动脉闭塞的主要干预方式。但对于部分经过规范药物治疗仍有症状反复发作的颅外椎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单纯椎动脉起始部手术、介入治疗甚至血管旁路手术都因为各自的局限性而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进一步推广。笔者介绍1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外椎动脉长节段闭塞患者,采用复合手术的方式取得满意的疗效,提示复合手术可能是该疾病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