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用于严重肝病风险预测

2020-01-06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现有非侵入性纤维化得分较高人群的肝硬化风险增加,但其预测能力普遍不高

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无创评分系统用于鉴别晚期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

研究于1985-1996年间在瑞典开展,收集参与者APRI(n=127302)、BARD(n=75303)、FIB-4(n=126941)、Forns(n=122419)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纤维化评分(NFS,n=13160)。采用Cox回归估计5和10年严重肝病的危险比(HRS),最大随访时间为27年。

5个评分系统中,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硬化并发症(1.0%-1.4%)的患者比例相近。与低风险群体相比,中间和高风险群体的任何结果的发生率都有所增加,高危组10年时 HRs从BARD评分系统的1.67到APRI评分的45.9。所有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男性的预测效果较高。所有评分系统中,基线NAFLD人群预测准确性最高,其AUR达到0.83。

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现有非侵入性纤维化得分较高人群的肝硬化风险增加,但其预测能力普遍不高。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不明原因的肝病,居然是这种癌!

在肝脏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最常让肝科医师头痛的是“不明原因肝病”,这些病人常出现肝病不适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等,关键是肝功能常有异常的转氨酶,更有甚者B超、CT等还明确提示慢性肝损、肝硬化等病变。

2018年我国肝病营养事业年度回顾

肝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营养代谢状态,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利用发生明显变化。因为饮酒、高脂高热量饮食、药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脂肪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而且可逐渐进展至肝硬化、肝癌,此外也增加了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等的发生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乙型肝炎病毒中等流行地区,而乙型肝炎病毒是我国肝硬化、肝癌患者最主要的病因,药物、免疫性、代谢等因素相关肝病患者逐年增多,疾病

Nature:人肝细胞图谱问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且功能最广泛的器官之一。它将我们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对身体有用的物质,并将其释放到细胞中。除了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外,肝脏也是一种免疫器官,对于去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肝脏还是唯一在即便只剩下原始质量四分之一的情况下,也能再生回其全尺寸的内脏器官。这一点令科学家们着迷。肝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的

作为肝病大国,中国的肝病负担有多大?近10年有何变化?

据估计,中国超过五分之一的人群受到肝脏疾病的困扰,尤其是乙肝(HBV)、丙肝(HCV)、肝硬化、肝癌、非酒精脂肪肝(NAFLD)、酒精性肝病(ALD)和药物性肝损伤(DILI),使得肝病成为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新一期《JOURNAL OF HEPATOLOGY》刊登了一篇中国肝病负担的文章,一起来看看众多数据。根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国的肝癌发病率位居第9,

Am J Clin Nutr:肠道微生物组靶向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不仅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免疫功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肠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

少见疑难肝病的诊断思路

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资料推算,构成我国最常见的几类肝病分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9.3%),其次是HBV感染(22.9%)、酒精性肝病(14.8%)及HCV感染(3.2%),而其他肝病仅占9.9%。目前国际上对少见病的定义并未统一,如欧洲定义为发病率<1/2000,美国则定义为<1/200000,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数的0.65‰~1‰可认为属于少见病,而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