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研究团队揭示针灸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2021-10-14 haibei MedSci原创

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探究了为什么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ES)能从后肢足三里(ST36)穴驱动最近报道的迷走-肾上腺轴。

针灸治疗人类疾病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对身体特定区域(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远处的身体生理机能,这种效果被认为是通过假设的经络通道来实现的。虽然现代解剖学研究还没有支持这种通道的实际存在,但长距离的针灸效果可以通过体感自律反射来实现。这些反射首先是由位于背根神经节(DRG)和/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元激活外周神经,然后感觉信息从脊髓传输到大脑,随后激活外周自主神经通路,最终调节身体生理的各个方面。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探究了为什么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ES)能从后肢足三里(ST36)穴驱动最近报道的迷走-肾上腺轴,而不是从腹部天枢(ST25)穴驱动,在天枢穴,ES反而能驱动脊柱交感神经反射。

研究人员作出推测,躯体-迷走-肾上腺反射是由支配后肢所特有的组织,如关节、骨骼和骨骼肌,的感觉通路驱动的。一个候选途径包括由PROKR2Cre标记的DRG神经元(其中用Cre介导的重组标记具有持续或短暂表达prokineticin受体2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支配肢体深层组织,但不支配皮肤表皮。

PROKR2ADV纤维的激活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轴。

实验数据表明,PROKR2Cre标记的感觉神经元,其支配后肢深层筋膜(如骨膜)而不是腹部筋膜(如腹膜),对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至关重要。在ST36部位的低强度ES在小鼠的PROKR2Cre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中未能激活后脑迷走神经元或驱动肾上腺的儿茶酚胺释放。因此,ES不再抑制细菌内毒素诱发的系统性炎症。相比之下,ST25和ST36部位的高强度ES诱发的脊髓交感神经反射没有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还表明,通过ST36位点对PROKR2Cre标记的神经末梢进行光遗传刺激,足以驱动迷走-肾上腺轴,而不是交感神经反射。此外,PROKR2Cre神经纤维的分布模式可以回顾性地预测低强度ES会或不会有效产生抗炎作用的身体区域

因此,该研究为穴位驱动特定自律神经通路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提供了一个神经解剖学基础。

 

原始出处:

Shenbin Liu et al.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 Nature (2021). 

 

作者:haib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21-10-18 ms5000000011355269

    证实针灸机制

    0

  2. 2021-10-16 amyloid

相关资讯

Neuron :马秋富团队报道针灸激活不同自主神经通路调节全身性炎症

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对全身性炎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采用不同穴位针刺方法,替代迷走神经的有创直接刺激,同样获得良好的抗炎效应。然而在机体不同状态和刺激参数下如何发挥对炎症-免疫的调节,有待于具体阐明。

Arch Gynecol Obstet:耳穴针灸可有效缓解会阴切开术后的痛苦

以往来说,上环术后的疼痛治疗主要依靠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镇痛药,由于这些镇痛药可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因此其在哺乳期的使用仍存在争议。

Medicine:评估针灸治疗育龄期女性桥本甲状腺炎的大规模试验开启

桥本甲状腺炎(HT)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很高,对生育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桥本甲状腺炎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我们假设针灸可以阻止或延缓HT的进展,提高育龄期女性的生育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随机

Pain Physician:Ashi针灸治疗 VS. 局部麻醉注射治疗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对比

慢性盆腔痛(CPP)是指下腹部或骨盆反复或持续的疼痛,非经期或非周期性,至少持续6个月。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高达85%的CPP患者有严重的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包括腹肌筋膜综合征(AMPS)。AMPS

J Neurosci Nurs:电针刺激可缓解脑瘤手术患者术后便秘的问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接受脑瘤切除术的患者常会发生便秘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幸福感和生活质量。针灸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使用历史,在过去的30年里,

Medicine:针灸治疗肥胖症瘦素抵抗

肥胖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长期能量摄入大于身体消耗,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超重,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拓展阅读

Front Neurol: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荟萃分析评估了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

Front Neurol:1993 - 2023年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发展趋势和知识领域。

Pain Ther:紧张性头痛管理,补充替代医学的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

通过网络荟萃分析考察了六种补充替代医学(CAM)干预措施,以确定有效的紧张性头痛(TTH)管理策略。

Front Neurol:2010-2023年全球针刺镇痛临床研究趋势—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针灸镇痛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

针灸调节肠道菌群治疗 5 大系统疾病

针灸对机体的调节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而肠道菌群正是其调节机体多系统功能的中间环节之一,也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媒介之一。

Front Psychiatry:穴位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一个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案

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价穴位埋线疗法(ACE)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23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023-09-28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023-09-28

结直肠癌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及应用策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2023-06-2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中专家共识技术规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2019-07-20

肿瘤相关抑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