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长期睡眠中断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2016-11-24 MedSci MedSci原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肝癌的发病率增加了两倍,近日发表于Cancer 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小鼠的持续性睡眠剥夺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并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为了模拟慢性睡眠中断或“社会时差”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小鼠暴露光和暗周期循环中近2年,最终导致了小鼠的正常睡眠周期长时间的中断。结果这些小鼠发生一系列的疾病,包括皮肤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而对照组小鼠(正常的光和暗周期)则并未发生这

近日发表于Cancer 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小鼠的持续性睡眠剥夺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并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为了模拟慢性睡眠中断或“社会时差”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小鼠暴露光和暗周期循环中近2年,最终导致了小鼠的正常睡眠周期长时间的中断。

结果发现这些小鼠发生一系列的疾病,包括皮肤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而对照组小鼠(正常的光和暗周期)则并未发生这些疾病。实验期间,所有小鼠均接受正常饮食。

雄性和雌性小鼠均在78周龄时进展为HCC(原发性肝癌),虽然在人类中男性HCC的发病率更高(小鼠78周龄相当于人类67-72岁)。

90周龄时,96%的时差小鼠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仅有近9%的对照组小鼠在此年龄发生HCC


存在时差的小鼠其正常肝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进展为肝癌前会同时伴有严重的炎症和纤维化。

在探究时差小鼠肝脏中的所有基因的表达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类似于人HCC的模式。这表明尽管并没有典型的癌基因突变,慢性时差对基因表达有直接作用,包括参与昼夜节律的调节基因(BMAL1,时钟,Per1、Per2和Nr1d1)。

胆固醇和胆汁酸通路是机体发挥正常肝功能所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时差小鼠中这些均被扰乱。参与感知有毒化合物的核受体CAR被不断激活,而胆汁酸受体FXR则被抑制,这种模式类似于人类的HCC。​

最后研究人员总结道,正常肝功能中断引起的HCC可以通过针对这些受体的药物来解决。


原始出处:

Loning Fu et al., Circadian homeostasis of liver metabolism suppresses hepatocarcinogenesis, Cancer Cell.23 November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leep:睡眠中断较睡眠时间短对机体的情绪影响更大

Sleep:睡眠中断较睡眠时间短对机体的情绪影响更大据发表于Sleep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睡眠不好导致机体心情较差的原因是睡眠的质量差而不是因为睡眠的时间短。本研究旨在评估睡眠持续性障碍对睡眠结构和机体积极情绪的影响以更好的了解与失眠和抑郁相关的机制。研究纳入了睡眠良好的男性和女性,随机分为三组:A组研究对象连续3晚通过强制夜间觉醒中断其睡眠(FA,n=21);B组研究对象限制其睡眠机会(RSO,

SLEEP: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

目标既往一些评估睡眠质量异常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前瞻性数据的准确性和数量是有限的,因为大多数研究使用主观数据和/或短期随访。我们假设,在15年的随访时间中,相比睡眠正常的参与者而言,患有OSA和睡眠质量差的参与者认知功能下降更甚。 方式研究人员为ARIC参与者(n=966,平均年龄为61岁,55%为女性)进行家庭式多导睡眠描记术检查(1996-1998),并在之后15年随访中进行重复认知测试。研究人员

Current Biology:研究发现环境相关的睡眠中断的潜在的神经机制

Current Biology:研究发现环境相关的睡眠中断的潜在的神经机制睡眠或饮食失调存在严重的健康后果。在人类中,严重睡眠不足与食欲的增加和胰岛素不敏感有关,然而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肥胖,代谢综合征,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相反,机体的代谢状态可有效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行为;然而,睡眠代谢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目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一个高度保守的RNA / DNA结合蛋白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