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Card Img:急性心力衰竭三尖瓣反流!

2018-02-1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伴有症状性HF和显著TR的患者存在多种并存的心脏异常。TR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肺动脉压力的患者中TR并没有增加额外的风险。但是,它与PH患者的再住院和死亡率相关。

明显的三尖瓣反流(TR)在心脏衰竭(HF)患者较为常见,并且预示者较差的预后。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Card Img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试图明确较差的预后是否来自于TR本身,以及TR是否是晚期左侧心肌或心脏瓣膜疾病的标志。

研究人员分析了639例急性心衰患者。对多个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评估了TR严重程度与HF再入院或死亡终点之间的关系。TR等级较高与较高的充血评分以及其他心脏异常相关,这些异常包括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中度或重度二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PH,定义为肺动脉收缩压≥50mmHg)和右心室功能不全(P均<0.001)。


只有7%的中度或重度TR患者没有其他心脏病变。在调整后的模型中,中度或重度TR与HF再入院或死亡无关[风险比(HR)为1.24,95%可信区间(95%CI)为0.97-1.57]。当不存在PH时,中度/重度TR患者与轻微/轻度TR患者相比,HF再入院或死亡的风险相似(HR为1.17,95%CI为0.78-1.75,P=0.40),而在中度/重度TR和PH患者中风险较高(HR为1.78,95%CI为1.34-2.36,P<0.0001)。

由此可见,伴有症状性HF和显著TR的患者存在多种并存的心脏异常。TR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的肺动脉压力的患者中TR并没有增加额外的风险。但是,它与PH患者的再住院和死亡率相关。

原始出处:

Diab Mutlak,et al.Tricuspid regurgitation in acute heart failure: is there any incremental risk?Eur Heart J-Card Img. 2018. https://doi.org/10.1093/ehjci/jex343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近期急性心力衰竭指南共识一览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病情复杂,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是心脏疾病患者急诊住院  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梅斯医学小编为大家盘点近期急性心力衰竭指南共识,与大家分享。【1】2016 奥普力农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目前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依然以利尿、扩血管和正性肌力等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其良好的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作用(Ⅱb类

Circulation-Heart Failure: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指数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几种生物标志物的血浆浓度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或负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肥胖患者对这些标记物的解释应谨慎。虽然浓度不同,但其对180天的死亡率预后价值没有差异。

NEJM:乌拉立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效应

对于急性心衰患者,使用乌拉立肽可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但短期治疗并不会影响临床复合终点或降低长期心血管死亡率。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

急性心力衰竭(AHF) 是指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升高,既可以是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ADHF),其中后者更为多见,约占70% ~80%。临床上最为常见的AHF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虽较少见,但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基于右心从胚胎起源、结构及功能皆不同于左心,本指南主要述及急性左心衰竭的相关内容。AHF是常见急症,常危及生命,必须

急性心力衰竭时,β受体阻滞剂——用还是不用?这是个问题!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而迅速发生或恶化的症状和体征,并伴有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后者更为多见,约占70%-80%。

JAHA:BMI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急性心衰患者中,BMI无法调节NT-proBNP的预后价值。即使在肥胖患者中,NT-proBNP仍然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死亡率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