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新生儿体重与长大后心脏功能有关!

2017-01-19 MedSci MedSci原创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胎儿所处的环境在此后心脏代谢疾病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出生时的体重与心脏自主调节受损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近期,一项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来阐明这种矛盾的关系。此项研究选区了100名5岁和14岁的儿童,收集了受试者的人体测量参数,身体组成和血压水平。通过心率监测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测量。此项研究结果显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胎儿所处的环境在此后心脏代谢疾病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出生时的体重与心脏自主调节受损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近期,一项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来阐明这种矛盾的关系。

此项研究选区了100名5岁和14岁的儿童,收集了受试者的人体测量参数,身体组成和血压水平。通过心率监测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测量。

此项研究结果显示:HRV参数与BMI(RMSSD:P = 0.047; PNN50:P = 0.021; HF:P = 0.041),收缩期(RMSSD:P = 0.023; PNN50:P = 0.032)和舒张期(PNN50: P = 0.030)血压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另一方面,HRV参数和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MSSD:P = 0.001; PNN50:P = 0.001; HF:P = 0.002)。

为了确定出生体重对HRV参数的影响,研究者们又对潜在混杂因素(早产、性别、年龄、BMI、身体活动指数和SBP水平)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即使在调整这些混杂因素后,这些发现也得以保留。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受损的心脏自主调节特点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它们发生在低出生体重的儿童。

研究者推测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迷走神经减弱,而不是交感过度活动,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低出生体重的儿童的高血压和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发展之前。然而,应进行长期研究以调查这种可能性。

原始出处:
Souza LV, Oliveira V, De Meneck F, Grotti Clemente AP, Strufaldi MW, Franco MD.Birth Weigh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rdiac Autonomic Balance in Healthy Children.PLoS One. 2017 Jan 17;12(1):e0167328.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3-01 半夏葡萄紫

    长见识了

    0

  2. 2017-01-29 王平建

    值得学习

    0

  3. 2017-01-24 ylzr123

    受损的心脏自主调节特点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它们发生在低出生体重的儿童。

    0

相关资讯

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技术进展

作者:殷亮,喻思思,龚良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磁共振室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是评估心肌组织特征的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能够直接定量心肌组织的T1值,可以无创地评估心肌梗死、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心肌淀粉样变等疾病。 CMR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

Bioprinting:3D打印模型可以修补心脏

佐治亚理工制造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患者心脏瓣膜的3D打印复制品,可以救助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基于CT扫描成像,工程师现在可以3D打印单个患者的心脏瓣膜的精确复制品。这些定制的模型与患者的心脏瓣膜的尺寸和比例匹配,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具有生理质感。它的出现将会把很多人从鬼门关带回来。3D打印心脏瓣膜精心再现病人的生物瓣膜3D打印被应用在很多领域,佐治亚理工学院倡议首先将其运用于此类情况:主动脉狭

Nature子刊:人造心脏起搏细胞试验成功

近日,来自加拿大多伦多McEwen再生医学中心(McEwen Centr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科学家们做出了一项突破性的发现——通过诱导人多能干细胞,他们在体外用细胞组成了“心脏起搏器”,并在大鼠实验中成功激起了心脏跳动。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也发表在了《自然》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McEwen科学家们诱导的心脏起搏细胞(图片来源:st

真正的强心针!科学家首次利用成人干细胞修复新生儿心脏

11月28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室中,一个仅仅4个月大的小男孩儿Josue,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手术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Sunjay Kaushal博士和Si M. Pham医生给他的心脏中注射了干细胞[1],希望能帮助这个患有先天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的孩子更好地“活下去”。Josue和

Circulation杂志权威评述:这五种饮食可“毒害”心脏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官方评述,总结了对心脏有益和有害的饮食,其中以下五种饮食习惯被认为有害心脏: 1、过咸的食物过咸的食品会升高血压,继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2、甜食或含糖饮料大部分含糖饮料和含添加糖的食品缺乏营养价值,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如增加肥胖、心脏病等疾病风险。 3、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如饼干、炸薯条、冰激凌、蛋糕等。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肌梗死、

心肺脱离人体也可以自由呼吸啦,谜之萌感的器官

医生将取下的器官放进袋中置于冰块之上,但心脏、肺等很快会停止跳动,这意味着医生只有5-10小时的时间将器官从捐献者那送到器官接受者那里。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专家为改变这一状况,就发明了图中的“器官护理系统”,让心肺脱离人体也可以自由呼吸。心在跳,肺在呼吸。  感叹生命伟大,而且心脏跳动好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