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乳腺癌精选文章一览

2016-12-16 MedSci MedSci原创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从死亡率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虽然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但中国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不显著。本文梅斯医学小编就近期乳腺癌相关研究进行盘点。【1】JCO:肥胖和乳腺癌预后证据,挑战与机遇这项综述整理总结了肥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从死亡率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虽然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但中国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不显著。本文梅斯医学小编就近期乳腺癌相关研究进行盘点。

【1】JCO:肥胖和乳腺癌预后证据,挑战与机遇

这项综述整理总结了肥胖和乳腺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证据。选取超重或肥胖与乳腺癌生存结果,总生存,乳腺癌亚型,乳腺癌治疗方案,生物学机制或可能的影响因素相关联的文章,从中总结规律,从而提供更好的临床管理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可增加35%~40%的乳腺癌复发死亡风险,从而导致肥胖人群的预后生存较差。尤其是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更甚。但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及Her-2受体阳性的肥胖乳腺癌患者则相关证据不足。已有证据证明,这种关联性与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学机制有关。减肥或者是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及二甲双胍或其他的肥胖靶向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过还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

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肥胖患者的乳腺癌预后较差。进一步的研究这种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可以为改善肥胖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生存提供重要机遇。(文章详见--JCO:肥胖和乳腺癌预后证据,挑战与机遇

【2】JAMA:ERBB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曲妥珠单抗生物仿制药的效果与曲妥珠单抗的效果等效吗?

该研究为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设置、3期效性研究。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研究人员共纳入了500名患者,按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生物仿制药(n=230)或曲妥珠单抗(n=228)联合紫杉醇治疗。先用化疗药物治疗至少24周,其次用单独使用抗体治疗,直到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作用或疾病发生进展。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24周的总体反应率(ORR)可分为完全或部分反应。等价边界包括ORR比(生物仿制药/曲妥珠单抗)的90%可信区间为0.81到1.24和ORR差异的95%可信区间为-15%至15%。次要终点指标包括肿瘤进展时间、48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在500名随机的女性中,意向性治疗人群包括458名女性(平均年龄[SD]为53.6[11.11]岁),安全性人群纳入了493名女性。生物仿制药组的ORR为69.6%(95%可信区间为63.62%-75.51%)和曲妥珠单抗组为64%(95%可信区间为57.81%-70.26%)。ORR比(1.09;90%可信区间为0.974-1.211)和ORR差异(5.53;95%可信区间为-3.08至14.04)均在等价边界范围内。在治疗48周时,生物仿制药组与曲妥珠单抗组在肿瘤进展时间(41.3% vs. 43%;-1.7%;95%可信区间为-11.1%至6.9%)、无进展生存率(44.3% vs. 44.7%;-0.4%;95%可信区间为-9.4%至8.7%)或总生存率(89.1% vs. 85.1%;4%;95%可信区间为-2.1%至10.3%)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生物仿制药组和曲妥珠单抗组,分别有239名(98.6%)和233名(94.7%)患者发生至少一个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57.5% vs. 53.3%)、周围神经病变(23.1%
vs. 24.8%)和腹泻(20.6% vs. 20.7%)。
 
由此可见,在接受紫杉醇治疗的ERBB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妇女中,使用曲妥珠单抗生物仿制药与曲妥珠单抗在治疗24周可得到等价的总反应率,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和长期的临床预后。(文章详见--JAMA:ERBB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曲妥珠单抗生物仿制药的效果与曲妥珠单抗的效果等效吗?

【3】JAMA Oncol:芳香酶抑制剂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一个绝经后乳腺癌幸存者队列中,辅助内分泌治疗对CVD的长期影响,并将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的使用,化疗和放射治疗进行了考虑。

该绝经后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在199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开展,随访时间至2011年12月31日(最长21年[72,886人年]),该研究通过加利福尼亚将近20个社区医院的管理式医疗组织进行评估。共计无CVD病史的13,273例女性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参与此研究。

在72,886人年期间,13,273名女性(平均[SD]年龄,66.8 [8.1]年)被随访至2011年,研究人员共观察到3,711例CVD事件。在多变量分析中(报告为危险比[95%CI]),与仅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参考)相比,仅服用AI的患者具有类似的心脏缺血(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调整后,0.97[0.78-1.22])和卒中(调整后,0.97 [0.70-1.33])的风险。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与服用他莫昔芬(参考)以及非激素使用者(1.18 [1.02-1.35])相比,仅服用芳香酶抑制剂(1.26[1.09-1.45])或在他莫西芬后服用芳香酶抑制剂(1.26 [1.09-1.45])的女性,其他CVD(心律失常,瓣膜功能障碍和心包炎)风险增加。

与他莫昔芬使用者相比,仅服用芳香酶抑制剂的患者最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心脏缺血或卒中)的风险没有升高,芳香酶抑制剂使用者的其他CVD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详见--JAMA Oncol:芳香酶抑制剂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4】Genes & Dev:鉴别出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新型潜在靶点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梅奥诊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能够调节BRCA2通路的关键酶类—UCHL3,BRCA2通路对于机体细胞的DNA修复非常重要。

研究者Zhenkun Lou博士指出,DNA能够为我们机体绘制出美好的蓝图,而且DNA修复也是细胞中的一项基本机制,其能够帮助抑制DNA突变的积累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BRCA2通路就是DNA修复的一种关键通路,BRCA2基因的突变和个体患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尤其是和乳腺癌及卵巢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UCHL3酶在某些癌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却在其它类型的癌症中处于突变或缺失状态,UCHL3高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对于化疗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然而UCHL3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则对化疗比较敏感,因此UCHL3酶类的表达或许就能够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更加精准化的癌症疗法。
Lou说道,酶类UCHL3或许就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疗法克服UCHL3高表达的癌细胞对化疗的耐受性;同时我们还能够在临床上利用UCHL3基因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来引导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最后研究者指出,当然后期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来开发出更多新型的治疗手段,治疗女性的多种癌症,从而改善女性的机体健康。(文章详见--Genes & Dev:鉴别出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新型潜在靶点

【5】AACR 2016:努力不会白费!多数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

乳腺癌死亡和人群研究数据来自WHO死亡数据库。使用1987 - 2012年间适用于所有女性,以及适用于50岁以下,50-69岁和≥70岁妇女的世界标准化人群来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1989 - 2012年间评估了死亡率趋势的百分比变化,死亡率以100000为分母。研究者将同一区域,经济地位相似,1987-1989年死亡率相同的国家归为一个组。

结果,1987-1989年间,乳腺癌的年死亡率范围从韩国2.6到英格兰和威尔士29.3(中位数18.5)。2010-2012年间,死亡率范围从韩国5.1到丹麦18.4(中位数14.8)。1989到2012年间(23年),47个国家的39个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正逐步下降。死亡率的变化范围从英格兰和威尔士减少45%到韩国增加79%(中位数是-28%)。1987-1989年高死亡率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降低的更为明显。

在同一组国家中,死亡率变化有明显差异,例如,法国降低21%,而西班牙降低37%,拉脱维亚增长5%,而斯洛伐克降低17%。尽管1987-1989年间,澳大利亚死亡率为20.9,新西兰为27.4,但是两个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均降低了38%。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组的国家中,在1990年左右开展大规模乳腺癌筛查的国家死亡率降低幅度和2005年及以后实施的国家一样。

在年龄组方面,除了新西兰和香港,所有国家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低于50岁的女性,在该年龄组,只有三个国家死亡率上升(巴西,哥伦比亚和韩国)。年轻女性的死亡率变化范围从斯洛文尼亚降低59%到韩国增长32%(中位数-45%)。无论是50岁之前很少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国家(如挪威,英格兰和威尔士)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普及筛查的国家(如美国,瑞典),年轻女性的死亡率变化没有什么不同。50-69年龄组,死亡率变化范围从英格兰和威尔士减少49%到韩国增长111%(中位数是-27%)。≥70岁年龄组,死亡率变化范围从荷兰减少33%到韩国增长151%(中位数是-11%)。

总而言之,世界范围内和各年龄组中均可发现乳腺癌死亡率的巨大变化。多数欧洲、北美、澳洲国家,以及少数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均有下降趋势。对于亚洲高收入国家乳腺癌死亡率的上升较难解释,因为这些国家的患者很容易获得有效的治疗。乳腺癌筛查似乎并不会明显影响乳腺癌的死亡率趋势。(文章详见--AACR 2016:努力不会白费!多数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

【6】Cancer:新发现!社交关系也会影响乳腺癌的生存率

近期有研究表明孤独和缺乏社交增加了过早死亡的风险。事实上,一些研究显示社交孤立和独居分别增加了29%和32%的死亡风险。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9267位乳腺癌女性的医疗记录,随访期的中位数是10.6年。随访期间,1448名患者癌症复发,1521名患者死亡(其中990名死于乳腺癌)。通过了解患者确诊后2年内患者的社交网络来确定社交网络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社交网络较广可显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可融入社会的患者相比,社交孤立的女性乳腺癌复发的风险高40%,死于乳腺癌的风险高60%。此外,与可融入社会的患者相比,独居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高70%。

总体而言,1期和2期乳腺癌患者中,社交关系与其乳腺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较为紧密。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影响特乳腺癌特定结局(如复发)的一个新的因素,并强调了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复杂差异。(文章详见--Cancer:新发现!社交关系也会影响乳腺癌的生存率

【7】PLoS Med:癌症基因组的延续:三阴性乳腺癌和癌症免疫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描述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种新亚型,相比其它难以治疗的疾病而言,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可能更容易进行治疗。

之所以称之为三阴性乳腺癌是因为这种乳腺癌缺少了一些和靶向性疗法反应相关的分子特性,文章中,研究者Hatzis及其同事对那些对细胞毒性化疗方法反应敏感性较好或较差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来自患者机体的肿瘤进行分析,同时研究者还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29个病例进行研究,并且在后期患者的研究中证实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指出,携带新鉴别出的BRCA缺失的亚型患者往往会因为化疗而变得生存较好,但患者同时会承担高负担的突变以及新抗原的产生,而这些都会被免疫系统靶向作用,基于相关的研究发现,研究者表示,免疫疗法或许都能在BRCA缺失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机体中进行试验。

在一篇前瞻性文章中,研究者Mack Su等人讨论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发展历程,在过去10年间,在治疗黑色素领域并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突破性研究进展,黑色素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癌,近年来在某些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文章详见--PLoS Med:癌症基因组的延续:三阴性乳腺癌和癌症免疫疗法

【8】ACS Nano:RNA纳米粒子可克服乳腺癌治疗时的治疗抵抗

近日,来自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研发一种多功能的RNA纳米粒子可克服乳腺癌治疗时的治疗抵抗,由此或可时得使得现有的治疗方法在这些患者中更有效,其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CS Nano。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纳米传送系统靶向HER2阳性乳腺癌,阻止蛋白MED1的产生能延缓肿瘤生长,阻止癌细胞扩散,并使得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治疗变得敏感。

乳腺癌细胞中往往会产生异常高水平的MED1,去除MED1后可发现癌细胞会停止生长。HER2阳性乳腺癌包括了更广泛的基因编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也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大多数病例中,MED1与HER2可同时表达,该实验组既往研究已发现两种蛋白可相互作用,在抗雌激素治疗抵抗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RNA纳米粒子能够选择性结合HER2过表达的乳腺肿瘤细胞,可清除MED1,并可显著降低雌激素受体靶基因的生产控制表达。RNA纳米粒子不仅可减少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还可增加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治疗敏感性。

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已证实此RNA纳米粒子可渗透至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肿瘤细胞,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此外,这些纳米粒子与他莫昔芬联合治疗时,可显著减少乳腺肿瘤中的干细胞含量。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期转移性和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患者中,使用RNA纳米粒子治疗具有莫大的前景,但是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进行探究。(文章详见--ACS Nano:RNA纳米粒子可克服乳腺癌治疗时的治疗抵抗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6-12-17 杨帆7792

    喜欢这样子的汇总

    0

相关资讯

Genes & Dev:鉴别出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新型潜在靶点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梅奥诊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能够调节BRCA2通路的关键酶类—UCHL3,BRCA2通路对于机体细胞的DNA修复非常重要。 研究者Zhenkun Lou博士指出,DNA能够为我们机体绘制出美好的蓝图,而且DNA修复也是细胞中的一项基本机制,其能够帮

AACR 2016:努力不会白费!多数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乳腺癌的检查和管理发生了重大改变。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89年到2012年47个国家的乳腺癌的死亡趋势。乳腺癌死亡和人群研究数据来自WHO死亡数据库。使用1987 - 2012年间适用于所有女性,以及适用于50岁以下,50-69岁和≥70岁妇女的世界标准化人群来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率。1989 - 2012年间评估了死亡率趋势的百分比变化,死亡率以100000为分母。研究者将同一

Cancer:新发现!社交关系也会影响乳腺癌的生存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尽管早期发现治疗后生存率很高,但是据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研究所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Cancer。近期有研究表明孤独和缺乏社交增加了过早死亡的风险。事实上,一些研究显示社交孤立和独居分别增加了29%和32%的死亡风险。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9267位乳腺癌女性的医疗记录,随访期的中位数是10.6年。随访期间,1448名患者

PLoS Med:癌症基因组的延续:三阴性乳腺癌和癌症免疫疗法

图片摘自:fanpop.com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描述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种新亚型,相比其它难以治疗的疾病而言,这种类型的乳腺癌可能更容易进行治疗。 之所以称之为三阴性乳腺癌是因为这种乳腺癌缺少了一些和靶向性疗法反应相关的分子特性,文章中,研究者Hatzis及其同事对那些对细胞毒性化疗方法反应敏感性较好或较差的患者

2017 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乳腺癌和卵巢癌(2017.V2)

2016年12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乳腺癌和卵巢癌指南2017年第2版。

ACS Nano:RNA纳米粒子可克服乳腺癌治疗时的治疗抵抗

近日,来自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研发一种多功能的RNA纳米粒子可克服乳腺癌治疗时的治疗抵抗,由此或可时得使得现有的治疗方法在这些患者中更有效,其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CS Nano。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纳米传送系统靶向HER2阳性乳腺癌,阻止蛋白MED1的产生能延缓肿瘤生长,阻止癌细胞扩散,并使得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治疗变得敏感。乳腺癌细胞中往往会产生异常高水平的MED1,去除MED1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