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GI专业会议。DDW是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美国胃肠病学会(AGA)、美国胃肠内窥镜学会(ASGE)和消化道外科学会(SSAT)4个协会联合主办,是国际消化系统疾病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及展览会,每年都吸引约1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杰出的医师、研究员和学者。世界顶级专家将就胃肠病学、肝病学、内镜学和胃肠外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2023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23)于5月6日至9日(当地时间)在芝加哥McCormick Place举行。今日为您带来:VDZ对受炎症性肠病影响患者结肠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背景
肠道微生物群、肠上皮完整性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似乎是炎症性肠病 (IBD) 发病机制中涉及最多的病理机制。在这项研究中,评估了维得利珠单抗 (VDZ) 治疗对具有中度至重度疾病活动性的 IBD 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
方法
18 名接受 VDZ 治疗的 IBD 患者(CD:28%;UC:72%)被纳入。分别采用CD和UC的Harvey-Bradshaw指数(HBI)和部分Mayo评分(PMS)评估临床缓解和临床应答。在治疗前(T0)、治疗后24周(T1)和治疗后52周(T2)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通过标准化评分(SES-CD和Mayo内镜评分)评估疾病活动性,并收集4个结肠活检标本进行肠道微生物群分析。在相同的时间点,收集新鲜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测序工作流程(Illumina)进行微生物群分析。
结果
UC 患者第 52 周的临床反应和缓解率分别为 73% 和 45% [PMS,T0-T1-T2:P =0.0002],在 CD 患者中均为 100% [HBI,T0-T1-T2:P =0.0221]。在第 52 周时,55% 的 UC 患者观察到阳性内窥镜反应(Mayo 内镜评分降低 ≥1;T0-T1-T2:P =0.0355)。在活检样本中,与基线相比,VDZ治疗后α-多样性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加[P=0.021]。比较 T0 和 T1 时细菌 OTUs 的分布,属于厚壁菌门(Ru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Blautia)的产生 SCFAs 的细菌类群增加被观测到。在 24 周和 52 周的随访中观察到属于变形杆菌门(肠杆菌科、巴氏杆菌科、链球菌科、韦荣球菌科和梭菌属)的具有潜在促炎活性的细菌种类减少。比较从 T0 到 T1 的 OTUs 分布,观察到厚壁菌门、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科的阳性趋势,伴随着肠杆菌科和梭菌科的减少。在 VDZ 处理 52 周后,在粪便样本中观察到产生 SCFAs 的有益细菌物种(例如 Rikinellaceae 和 Bifidobacterium spp)部分恢复。
结论
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显示局部促炎微生物状态减少,这种作用与临床状况的改善有关。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这些改变是否有助于维持治疗后 IBD 患者的缓解。
作者:消化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局部促炎微生物状态减少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