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家 处方外流已成大势所趋?

2018-03-16 佚名 环球医学

重庆市药监局发布了《关于零售药店试行凭电子处方销售处方药》的通知。通知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零售药店根据自身药品经营需要,可以凭纸质处方销售处方药,也可以依托信息化条件试行凭电子处方销售处方药。

3月12日,重庆市药监局发布了《关于零售药店试行凭电子处方销售处方药》的通知。通知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零售药店根据自身药品经营需要,可以凭纸质处方销售处方药,也可以依托信息化条件试行凭电子处方销售处方药。

并且对此,国务院在2017年5月份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曾明确提出:医疗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而这无疑引起了市场对处方外流的关注。对此,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称,在医保控费、降低医保控费的压力下,处方药外流已定局,医院市场必将发生变化。

对此,我们不得不说,实际上,在重庆之前,成都、西安等地已率先展开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试点。

西安食药监在2017年5月发布了《药品零售企业推行电子处方服务工作方案(试行)》,打算将在该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和有条件的零售单体药店推行电子处方服务。

根据该方案,开展试点的企业应在西安市取得一照两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在西安市药品经营企业信用评定中获“基本守信”级以上、且在日常监管中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而在西安食药监之前,成都食药监于2016年9月就在全市推行零售药店试点开电子处方。据成都食药监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各类处方累计超过50万张。

此外,今年1月份,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的《关于实施维护参保人员基本用药权益有关措施的通知》指出,积极发挥定点零售药店在药品供应保障方面作用。具体包括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将电子处方上传至医保信息系统,支持医院处方外流,保障参保人员多渠道购药需求等等。

对此,有人表示,零售药店料将从电子处方外流中受益。但一位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处方毕竟是医院的命脉,医院还是控制的很紧。“可能只有和医院建立比较好关系的流通企业才会受益”。另一位零售系统的企业人士也同样表示,公司开办的零售药房有一些是院边店,“只有和医院的关系好,才能承接到外流处方”。

并且有相关人士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药店都能获得医院给患者开具的处方。只有能接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零售药店才有此权利。

但值得一提的是,医改大背景下,医药分开、零加成、控制药占比等政策持续深入,处方外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利益相关方也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市场放量。

例如,上海某医药公司的旗下公司则专门致力于打造以电子处方流转作为基础的创新医药电商模式。据公司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其旗下的相关门店数已达30家,覆盖 13个省市,且相关电子处方已成功对接100多家医疗机构,处理电子处方超百万张。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各大品牌药房也在积极尝试和布局以承接处方外流。此外,互联网三大巨头也在该领域进行尝试和布局。

所以,尽管处方外流或成大势所趋,但是吃螃蟹的还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以全国44万家药店计,能够承接到医院处方的的药店可能零头都不到。趋势使然,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电子处方必须要做,但怎么做也是个问题。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从实质上推动处方外流的简单方式就是让医院开放纸质处方,这样患者才能真正根据自己的意愿满足购药需求。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北京市发改委:公立医院都将推进医药分开

摘要:2016年,在9000多项医药服务价格项目中,将先期放开500多项体现个性化需求的服务项目,并在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项目方面,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在昨天下午进行的人代会通州团审议小组会中,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亲临通州团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在陈学明代表提到的百姓看病难、通州区床位不足等问题时,郭金龙表示行政副中心将改扩建一批医疗机构,形成多个医疗中心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