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卒中发病时间、侧支评分和功能结果 

2022-09-17 Naomi MedSci原创

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治疗时间和侧支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在颈动脉末端或 M1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前6.5小时,侧支状态不受影像时间的影响,较短的再通时间的益处与基线侧支状态无关。

在接受血管内治疗(EVT)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治疗时间和侧支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并可能相关。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评估了 CT 血管造影(CTA)时间与定量确定的侧支评分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侧支评分是否改变了再通时间与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4年至2017年包括在 MR CLEAN 登记册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有颈动脉末端或 M1闭塞,并在症状出现后6.5小时内接受 EVT 治疗。使用经过验证的自动图像分析算法从基线 CTA 确定定量侧支评分(qCS)。还确定了4点视觉侧支评分(vCS)。多变量回归模型用于评估成像时间与 qCS 之间的关系,以及再通时间与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90天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在后一个模型中输入了一个相互作用项(再通时间 * qCS)来测试 qCS 是否修改了这个关系。使用 vCS 进行敏感性分析。

  • 研究分析了1813例患者。
  • 从症状发作到 CTA 的中位时间为91分钟[ IQR: 65150] ,中位 qCS 为49% [ IQR: 25-78]。
  • 更长的 CTA 时间与对数转换的 qCS 无关(每30分钟调整 β,0.002,95% CI: -0.006-0.011)。
  • 更高的 qCS (acOR 每10% 增加: 1.06,95% CI: 1.03-1.09)和更短的再通时间(acOR 每30分钟: 1.17,95% CI: 1.13-1.22)与更好的功能结果独立相关。
  • QCS 没有改变再通时间和功能结果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 p: 0.28)。使用 vCS 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是相似的。

结论: 在颈动脉末端或 M1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前6.5小时,侧支状态不受影像时间的影响,较短的再通时间的益处与基线侧支状态无关。

文献来源:Uniken Venema SM, Wolff L, van den Berg SA, et al. Time Since Stroke Onset, Quantitative Collateral Score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Aug 2].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0968.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0968

作者:Naom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吉训明院士团队发现常压高氧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近期,由吉训明院士领衔的团队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探讨了常压高氧(NBO)联合血管内治疗(EV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irculation:新型抗凝剂可预防复发性缺血性卒中(PACIFIC-Stroke研究)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影响全世界3300多万人,与死亡、中风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心房颤动患者由于易形成心房血栓,中风的风险增加。由于直接口服抗凝剂(direct-acting

ESC 2022:Milvexian能减少缺血性卒中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AXIOMATIC-SSP研究)

Milvexian是一种潜在的首创(first-in-class)口服因子XIa(FXIa)抑制剂(抗血栓),用于预防和治疗主要血栓性疾病。

诊疗指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防治

缺血性卒中后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应尽早评估,积极干预。

JAHA:左心房容积和功能与缺血性卒中长期发生率的关系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低LA排空分数与未来的缺血性卒中相关,且独立于房颤的发生。

一文总结: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拓展阅读

【综述】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该文对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临床预后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Cell子刊:庞涛/徐晓军/吴晋发现小胶质细胞CMPK2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

该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CMPK2促进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炎症和脑损伤。

【综述】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代谢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笔者从糖、脂及氨基酸代谢三个方面,对免疫代谢微环境对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Eur J Prev Cardiol:绝经年龄与缺血性卒中风险

这项荟萃分析表明过早绝经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绝经年龄在43岁之前可能是缺血性卒卒中险增加的临界值。

西南交通大学郭星/周绍兵教授《AFM》:M2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抑制缺血性卒中内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西南交通大学郭星教授、周绍兵教授课题组利用M2型巨噬细胞产生的外泌体(M2exo)包载DNase 1,用于递送药物及卒中治疗。

【综述】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及其治疗性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出发,对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新兴的治疗性干预途径进行了综述。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

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第1部分)

暂未更新 ·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