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不小心跌倒髋部小转子就骨折了,咋回事?

2016-11-30 MedSci MedSci原创

一个52岁的女人,有乳腺癌病史在她的右髋疼痛轻微下降后。她的右髋关节的X线片(图1⇓)什么节目?回答X光片显示病变的小粗隆撕脱骨折(图2⇓)。有股骨近端透明,它代表着一个潜在的骨转移。讨论孤立的小粗隆撕脱骨折被认为在成人中是罕见的。1 2 3实际患病率是不确定的,但少于40例已在系列案件描述。2给出的不寻常的断裂位置在重大创伤的情况下,病理性骨折应考虑。该片应仔细研究任何潜在疾病的证据。在成人中,

患者女性,52岁,乳腺癌病史,因轻微跌倒后右髋部疼痛而就诊。行右髋关节X线检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

图1 

X光片显示小转子部位存在病理性撕脱骨折(图2⇓)。有股骨近端透射影表明存在癌细胞骨转移。

图2

成人中小转子撕脱骨折是非常罕见的。其实际患病率并不确定,但是已有近40例此类病例报道。鉴于该罕见情况的骨折并没有发生在重大创伤的情况下,所以应该考虑病理性骨折。应仔细观察X线片以发现潜在的病理原因。

目前已知成人小转子撕脱骨折与该部位的癌细胞浸润有关。一些学者认为,在没有重大创伤的情况下,该部位的骨折是肿瘤浸润所特有的病理表现。据统计,60-70%报道病例是癌细胞转移所致,其余的病因可归因于血液或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然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该部位的骨折则不应该被认为是病理性的,据报道,运动时强有力的髂腰肌收缩也会导致小转子撕脱骨折。

原始出处:

James S B Kho, David C Howlett. Hip pain in a middle aged woman. BMJ.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7-21 gaoxiaoe
  2. 2016-12-05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3. 2016-12-02 liuquan
  4. 2016-12-01 xiaotaiyang1

    病理原因

    0

  5. 2016-12-01 明心见性

    粗隆间骨质有破坏也是支持病理骨折的影像证据

    0

相关资讯

BBRC:km23-1可使延缓癌细胞扩散

immunostaining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2, and representative photos are shown (400×).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期发现,靶向作用km23-1蛋白可使癌细胞扩散的速度放缓。   Km23-1是一种动力蛋白,在细胞内起运输物质的作用,同时它还会参与细

Nat Mater:癌转移的两种行军方式

为了研究肿瘤细胞的侵袭机制,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微小的设备,将其作为细胞们的障碍赛场地。在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过程中,组织中彼此粘附的上皮细胞,会转变成为可以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在胚胎发育中EMT是一个有益的过程,细胞通过EMT在胚胎中移动并建立特化的组织。不过近年来人们发现,EMT也在癌转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特殊的微观设备模拟肿瘤周围的组织,并让正在经历EMT的

PLoS One:发现一种可遏制癌细胞转移的基因

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的美国在线科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人体内一种基因拥有遏制癌细胞转移的功能,这将有助于弄清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并开发出新药。 该校研究生院教授今川正良率领的研究小组注意到,一种名为“fad104”的基因与细胞移动等有关,因此通过实验调查了其是否与癌细胞的转移有关。该基因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在肺的形成过程中,还对II型肺泡

Oncotarget:科学家鉴别出可促进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特殊靶向基因

一种特殊的人类基因突变体或可使乳腺癌细胞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从而使得乳腺癌细胞不仅对化疗产生耐药,而且使得原发性肿瘤开始扩散;近日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AF1q的基因或可使得乳腺癌细胞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同时该基因或许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靶点来帮助开发治疗乳腺癌的靶向性疗法。 人类机体的AF1q基因是在染色体异常时发现的,而且该基因被认为是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因子,同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