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华教授:肿瘤免疫治疗需要同时检测多个标志物

2018-12-19 佚名 肿瘤资讯

分子标志物检测对于肺癌免疫治疗至关重要,自从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试验到成功上市以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寻求一个有效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除了FDA要求检测PD-L1作为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水平≥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外,目前尚未发现比PD-L1更好的生物标志物。

分子标志物指导免疫药物精准治疗

分子标志物检测对于肺癌免疫治疗至关重要,自从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试验到成功上市以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寻求一个有效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除了FDA要求检测PD-L1作为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水平≥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外,目前尚未发现比PD-L1更好的生物标志物。

然而,PD-L1也并非最佳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其它有效生物标志物,包括TMB(肿瘤突变负荷)等。除了有效生物标志物以外,临床医生和转化性研究研究者同样致力于探索寻求一些无效生物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相关的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往往提示患者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是无效的或者有较高不良反应的风险。未来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方向是联合检测,如果可以实现像靶向治疗那样根据靶点来选择治疗药物,未来免疫治疗将会进入到精准免疫治疗时代。

合理利用分子标志物指导免疫药物使用

目前,已经有两个PD-1抑制剂肿瘤免疫药物相继在国内获批上市,其中一个获批作为二线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于二线治疗而言,国内获批的适应证没有要求检测肿瘤细胞中的PD-L1表达水平,这是因为研究结果显示,PD-L1表达水平阴性和阳性患者均可以从PD-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但是对于PD-L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PD-1抑制剂的有效率更高。

目前,PD-1抑制剂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 检测PD-L1表达水平是必须的。帕博利珠单抗是目前唯一获批的可以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PD-1抑制剂。但是单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需要满足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50%的条件,对于PD-L1表达水平为阴性(PD-L1<1%)或表达在1%-49%之间,就需要选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这样就能收获比单纯化疗更好的临床疗效。

肺癌一线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选择

虽然联合治疗不用太过关注PD-L1表达水平,但是联合治疗在达到很好疗效的情况下,也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PD-L1表达水平≥50%的患者,可以选择单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并且研究证实,单药帕博利珠单抗疗效优于标准的含铂化疗方案。对于PD-L1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则需要采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未来可能还会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

对于联合治疗,需要关注毒副作用叠加的问题,如果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联合治疗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策略。由于肿瘤的异质性问题,通过联合治疗的方式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希望研究者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寻找更新、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真正实现精准免疫治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联合用药让肿瘤免疫治疗“如虎添翼”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几种表观遗传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能够让其更好地响应免疫疗法,在人类的癌症细胞系和小鼠体内实现抗肿瘤反应。

晚期膀胱癌5年生存率不足5%,肿瘤免疫治疗或带来希望

据估计,膀胱癌已经占到我国泌尿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大约10%的膀胱癌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是晚期,且膀胱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中国膀胱癌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指出,我国膀胱癌现有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化疗为主,但是疗效有限,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加上严重的副反应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预后仍然不够理想。“有50%的患者

信达生物的CD47单抗新药IBI188中国IND申报成功

2018年9月9日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公司宣布其开发的CD47单抗(IBI188)已获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NMPA,前身为CFDA)批准用于临床试验。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升级”肿瘤免疫治疗小鼠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课题组探索了利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快速建立小鼠模型的方法,并首次建立了免疫系统与肿瘤组织来源于同一患者的小鼠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Abs上。

ASH大会盘点︱周剑峰教授:肿瘤免疫治疗升级,迈入“双靶点”CAR-T时代

2018年12月1-4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血液学盛会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如约而至。在这场国际顶级血液学大咖云集、汇聚全球最新学术动态及临床研究的饕餮盛宴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可谓“炙手可热”。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就免疫治疗的话题进行了现场解读。

药明生物4.5亿美元授权英国OBT公司使用WuXiBody(TM)开发五个双抗

全球领先的开放式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今日宣布,与肿瘤免疫和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拥有多个临床阶段产品线的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ford BioTherapeutics(OBT)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授权其使用药明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uXiBody™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平台开发五个全新双特异性抗体。药明生物今日宣布,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