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Hypertens:高血压患者常规尿液检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2017-05-27 xing.T MedSci原创

这些结果表明门诊就诊患者有良好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抗高血压药物尿液检测是一个准确、实用的直接监测服药依从性的工具。这种直接的信息与自我报告的问卷并不重叠。

高血压治疗的不依从性是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有效的、精确的工具来定期评价药物的不依从性。

近日,高血压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项常规临床实践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174例在大学医院高血压诊所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7±11岁)。研究人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量了参与者在临床就诊和血压测量时尿中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参与者也被要求报告他们的服药依从性,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问卷(四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

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通过尿液中药物含量直接测量的抗高血压不依从性发生率为10%。与依从的患者相比,那些没有坚持治疗的患者(n=15)使用抗高血压药物(P=0.02)、与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P<0.05)以及全部服用药物(P<0.01)数量较多。在调整年龄,研究人员发现不依从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依从组(收缩压比:146±18 vs. 131±14,P<0.01;舒张压:77±15 vs. 73±9,P<0.01)。四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与直接测量的依从性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在对105例患者进行了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的纵向分析显示88%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状态保持不变。

这些结果表明门诊就诊患者有良好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抗高血压药物尿液检测是一个准确、实用的直接监测服药依从性的工具。这种直接的信息与自我报告的问卷并不重叠。

原始出处:

Hamdidouche, Idir,et al. Routine urinary detec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for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adherence to treatment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7. http://journals.lww.com/jhypertension/Abstract/publishahead/Routine_urinary_detection_of_antihypertensive.97724.aspx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Hypertens:高血压患者脑小血管病变MRI进展与认知功能下降有何关系?

在高血压患者中,为期4年的脑室周围WMH进展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而基线脑室周围WMH和认知能力的下降之间无相关性。这些结果强调了预防高血压患者WMH进展的重要性。

J Hypertens: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啥关系?

由此可见,在全国高血压老年人样本中,符合体力活动指南的参与者与较高的认知功能有关。

J Hypertens:叶酸治疗降低大量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

由此可见,在没有主要心血管疾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中,叶酸治疗可以降低重度蛋白尿患者相关的死亡风险。

J Hypertens:替米沙坦比氢氯噻嗪降舒张压更优

对于饮食喜咸,多药联合依从性又不好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单药治疗效果如何?近期,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发表于J Hyperten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这部分患者,每天40 mg的替米沙坦或25 mg的氢氯噻嗪都有效,而前者降压效果明显更好,尤其是舒张压。研究显示,在接受替米沙坦或氢氯噻嗪的两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后15天、30天和60天时,替米沙坦组平均收缩压/舒

JAMA Intern Med:强化降压对老年人步态速度和移动限制有何影响?

目标收缩压低于120 mm Hg对年龄≥75岁高血压老人的步态速度有影响吗?2017年4月,发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项有2636例个体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3年的随访期内,强化降压(目标收缩压小于120 mm Hg)和标准治疗(目标收缩压小于140 mm Hg)在步态速度和移动限制方面没有差异。重要性:强化血压(BP)控制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获益;其是否会对身体功能结局产

BMJ:55岁前发生的高血压遗传,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分析了弗明汉心脏研究中两代受试者的高血压发病及心血管死亡情况表明:早发(<55岁)高血压与其子女发生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与晚发高血压相比,早发高血压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研究者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或者两位是早发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倍和2.5倍。而晚发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高血压风险与无高血压者子女相当。本研究数据显示,在父辈这一代3614例受试者中,随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