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4:侧支循环对于因颅内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神经切除术的预后价值

2014-07-02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

2014年欧洲卒中大会(ESC)上,意大利Tor Vergata大学F. Sallustio等报告了一项研究。已知颅内侧支循环(ICF)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功能预后有关。该研究旨在评估ICF对颅内前循环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神经血栓切除术(NT)治疗前非造影CT(NCT)、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治疗后MRI。根据CTA与DSA结果对ICF

2014年欧洲卒中大会(ESC)上,意大利Tor Vergata大学F. Sallustio等报告了一项研究。已知颅内侧支循环(ICF)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功能预后有关。该研究旨在评估ICF对颅内前循环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神经血栓切除术(NT)治疗前非造影CT(NCT)、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治疗后MRI。根据CTA与DSA结果对ICF有效性进行评分。根据NCT、CTA和MR-DWI计算ASPECTS评分。并评估3个月的mRS评分。

接受NT治疗的113例患者中,95/113(84%)有前循环卒中。74/95(78%)有侧支数据。基于DSA检查,患者被分为ICF好(1~2;n=45)或差(3~5;n=29)组。CTA评分系统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DSA(分别为87%和77%)。与ICF差组相比,ICF好组患者CTA(6.1±1.77 vs. 3.2±2.48,P<0.0001)、NCT(7.53±1.19 vs. 6.3±1.97,P=0.0001)和MR-DWI(4.62±2.32 vs. 1.5±1.29,P=0.007)的ASPECTS评分较高,且MR-DWI中病变体积显著较小。另外,出院时ICF好组患者预后良好(如mRS评分<2)比例更高(13/45 vs. 1/29,P=0.006),死亡率更低(2/45 vs. 8/29,P=0.004)。3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是CTA ASPECTS评分(6.1 vs. 3.2,P=0.01)及发病和出院前NIHSS改善(-11.4 vs. 5.8,P=0.008)。

结论认为,侧支循环好的AIS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且死亡率较低。出院时NIHSS显著改善和好的CTA ASPECTS评分是3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ESC 2013:LDL-C和动脉壁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近日,在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来自波兰的学者发表了针对LDL-C与动脉壁弹性指标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LDL胆固醇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间呈负性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3)34(摘要补充),766。

ESC 2013:英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血压和血脂的管理:EURIKA研究结果

在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来自英国的学者发表了针对目前英国与现有指南有关的一级预防中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处理研究结果。

EHJ:植物固醇可影响行降脂治疗患者的血脂水平

近日,在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来自巴西的学者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可增加肠道固醇的吸收,而依泽替米贝可增加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在调脂治疗中加用植物固醇对于血脂及非胆固醇类的固醇效果甚微。长半衰期的大剂量强效他汀类药物合用,如阿托伐他汀与依泽替米贝,可对血脂水平产生更大的益处,同时可降低胆固醇合成及植物固醇血症的发生,尤其当加用植物固醇时。相关论文发表在在欧洲心脏病

2013年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Guidelines summarize and evaluate all evidence available, at the time of the writing process, on a particular issue with the aim of assisting physicians in selecting the b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房颤卒中预防国际交流:ESC x 中国心动学院”卫星会专家访谈

第24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期间,“房颤卒中预防国际交流:ESC x中国心动学院”卫星会吸引了众多临床医生参与,反响颇佳。现挹取学术报告以及会后访谈中的精要,以飨读者。 尽管房颤抗凝治疗策略和药物正快速发展,但我国房颤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比例仍非常低的现实,提示我国的抗凝治疗理念和水平依然低下。我国华法林使用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对其所致的颅内出血的担心,但房颤抗凝的重点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来自真实世界的

ESC 2014:坎地沙坦治疗卒中亚组人群并无裨益(SCAST试验)

斯堪的纳维亚坎地沙坦急性卒中试验(SCAST)的长期结果显示,坎地沙坦降低血压对急性卒中患者的血管事件或死亡仍然没有益处。 包含2000例患者的SCAST试验的主要结果于2011年报告,显示在共同主要终点,每日剂量滴定至16mg、7天坎地沙坦治疗没有获益。共同主要终点是包括6月内血管事件和6月时功能结局的复合终点。实际上,在复合血管终点没有显著较差治疗结果的趋势(危害比为1.09)。 3年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