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与单纯HCV感染者相比,HIV/HC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不再具有更高的肝癌或晚期肝病风险

2019-02-01 李娜 胡玉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HIV感染被普遍认为是HCV患者肝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然而,由于cART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使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治疗的机会增加,这种情况是否仍然存在尚不清楚。

HIV感染被普遍认为是HCV患者肝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然而,由于cART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使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治疗的机会增加,这种情况是否仍然存在尚不清楚。

1253例单纯HCV患者和175例HIV/HCV患者被纳入2组前瞻性法国国家队列研究(ANRS CO12 CirVir和CO13 HEPAVIH)。纳入标准为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 A),无既往并发症史,并进行了肝活组织检查评估。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肝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根据HIV状态由Fine-Gray模型调整年龄后计算。倾向得分匹配法根据基线特征将混杂变量的影响最小化。

在基线水平,HIV/HCV患者较年轻(47.5岁 vs 56.0岁,P<0.001),男性多于女性(77.1% vs 62.3%,P<0.001)。在基线水平及随访结束时,HCV的根除率与单纯HCV患者相似。80.4% HIV/HCV患者携带检测不到的HIV病毒载量。年龄调整后,HIV/HCV与HCV患者的5年累积肝癌和失代偿发生率相似。HIV/ HCV患者经年龄调整后的总死亡率更高(SHR=1.88, 95%CI: 1.15~3.06, P=0.011)。年龄、SVR的缺失、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影响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的相关因素,但与HIV状态无关。根据基线特征对每组95例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

在HCV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中,合并HIV感染不再与更高的肝癌和肝失代偿风险相关。然而,存在肝外疾病时死亡率会持续上升。

原始出处:D Salmon‐Ceron, Pierre Nahon, Richard Layese, et al. HIV/HCV co‐infected cirrhotic patients are no longer at higher risk for HCC 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s compared to HCV mono‐infected patients. Hepatology. 19 December 2018

作者:李娜 胡玉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NAS:中疾控合作团队发现同亚型不同簇HIV-1具不同免疫损伤力及其发生机理

中疾控邵一鸣团队早先报道过中国性传播艾滋病起源于泰国CRF01AE亚型的多个流行簇(C1-C8),引起当前艾滋病流行三大病毒簇包括,在异性人群传播的1簇(C1)和男同性恋(MSM)人群传播的4簇和5簇(C4、C5)。

Science:揭示先天免疫系统介导的HIV纳米颗粒免疫原靶向生发中心机制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纳米和微米大小的颗粒(比如病毒和细菌)并对它们作出反应。纳米颗粒经输入淋巴被运送到淋巴组织中,经内化和加工后用于树突细胞的抗原呈递,并且通过B细胞受体(BCR)的结合激活B细胞。免疫识别的这些特征促进人们将纳米颗粒抗原用于许可的疫苗中,比如HPV疫苗和乙肝病毒疫苗,并且在开发新疫苗时促进人们设计纳米颗粒形式的免疫原。对HIV病毒而言,来自临床前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相比于单体抗原,纳米

NATURE:HIV如何避免先天免疫感知?

在哺乳动物中,RNA的2'-O-甲基化是一个重要的分子特征,通过该分子特征,细胞先天免疫系统得以区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信使RNA。

j nat prod:中国学者发现具有抗HIV活性的二萜化合物

暗罗属(学名:Polyalthia)是番荔枝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近日,海南师范大学宋小平教授课题组报道从一种海南暗罗的根中分离得到了一些3,4-裂环-降碳的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抗HIV活性。

Lancet HIV:HIV感染人群肿瘤、心肌梗塞、终末期肝病及肾病风险因素研究

研究认为,HIV感染人群非HIV相关肿瘤、心肌梗塞、终末期肝病及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同,对相应风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HIV感染人群的并发症风险

联合用药治疗HIV和利什曼病共感染

内脏利什曼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共感染已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共感染需要特殊的疾病管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AmBisome单药治疗。然而,研究人员现已表明,AmBisome和米替福新的联合治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