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非肥胖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肠道微生物组与肝纤维化显著相关

2020-10-19 xiaozeng MedSci原创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特征表现为代谢紊乱,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最终会导致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中,NAFL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4%至30%,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特征表现为代谢紊乱,包括单纯性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最终会导致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中,NAFL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4%至30%,且与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平行增加。

尽管NAFLD通常与肥胖相关,但在非肥胖受试者中也出现NAFLD,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肥胖性NAFLD患者相似。尽管内脏脂肪率、饮食组成和遗传因素等均与非肥胖性NAFLD相关,但仍需要考虑其他环境因素来阐明非肥胖性NAFLD的发病机理。

非肥胖/肥胖受试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较

该研究旨在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171例亚洲NAFLD样本和31个非NAFLD对照样本的肠道微生物组谱,并在独立的西方队列中进行外部验证。根据NAFLD的组织学谱系或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将受试者分为三个亚组。研究人员发现,非肥胖受试者中微生物组多样性的显著变化与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

非肥胖/肥胖受试者微生物类群和粪便代谢物成分的分布网络比较

在非肥胖受试者中,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是与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的主要微生物菌群。此外,受试者中,特别是具有明显纤维化的非肥胖受试者中,粪便胆汁酸和丙酸盐的水平升高。对纤维化相关的上述两个微生物菌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并在三个NAFLD小鼠模型中评估四个代表性菌种对肝脏损伤的影响。

宏基因组分析非肥胖受试者中纤维化相关微生物菌群

综上,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微生物组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肥胖受试者中。


原始出处:

Lee, G., You, H.J., Bajaj, J.S. et al. Distinct signatures of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te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fibrosis in non-obese NAFLD. Nat Commun 11, 4982 (05 October 2020).

 

作者:xiaoz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 INTERN MED: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肌机械能效率降低有关

超声确定的NAFLD与MEE降低有关,MEE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NAFLD与受损MEE之间的关系取决于IR。

AGING CELL:肝骨素对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必须的

在肝脏正常的个体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血清OPN水平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然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这种与年龄的相关性却不存在。

Br J Nutr: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长期补充营养保健品的疗效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受试者中探究了一种天然成分的混合物,即DHA、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胆碱、姜黄素和d-α-生育酚。主要终点为血清肝酶水平,其他肝功能参数、代谢综合征

Cell Rep:灵芝衍生物或有望帮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研究报道了灵芝杂萜衍生物(GMD)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应,研究者表示,GMD能增加拟杆菌属细菌的丰度从而激活拟杆菌属-叶酸-肝脏通路,进而减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

Medicine: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促进亚洲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

目前尚未清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能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所有现有数据,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确切关系,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

Clin Trans Gastroenterology:低热量饮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可实现大于10%的减重目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在西方国家中,估计有20%至33%的人口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与长期过量卡路里摄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