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一滴血检测病毒感染史

2015-06-08 佚名 生物谷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使人们有可能通过一滴血来检测目前和曾经任何已知人类病毒的感染情况。这个方法称为VirScan,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病毒感染的替代诊断方法。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VirScan工作原理是筛查血液中存在的针对任何206种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的抗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检测到病毒首次入侵的时候,会产生病原体特异性抗体,即使病毒感染清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使人们有可能通过一滴血来检测目前和曾经任何已知人类病毒的感染情况。这个方法称为VirScan,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病毒感染的替代诊断方法。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

VirScan工作原理是筛查血液中存在的针对任何206种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的抗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检测到病毒首次入侵的时候,会产生病原体特异性抗体,即使病毒感染清除后,它仍然可以继续生产那些抗体持续几年或几十年。所以说VirScan不仅能识别免疫系统正在积极应对的病毒感染,而且还提供了个人过去的感染史。

Elledge和他的同事合成了超过93000个病毒编码蛋白的DNA短片段。他们将这些DNA片段插入细菌感染病毒——噬菌体中。每个噬菌体生产相应的蛋白质肽单位,并会将肽表露在其表面外壳上。这些噬菌体将1000多种人类病毒中发现的所有蛋白质序列都表露了出来。血液中的抗体通过识别嵌在病毒表面抗原决定簇,找到病毒目标。为了执行VirScan分析,所有的被改造过表露一定肽的噬菌体被混合到血液样品中。血液中的病毒抗体发现并结合特定的病毒抗原决定簇上(这个抗原决定簇是在改造表达的肽结构内)。然后,科学家提取抗体,洗去除了少数结合在抗体上的噬菌体以外的其他物质。通过测序这些噬菌体的DNA,便可以识别哪些病毒肽片段能被血样中的抗体识别结合。这便告诉我们到底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以前遇到过那些病毒,无论是通过感染还是通过接种疫苗。 Elledge估计需要大约2-3天处理100个样本,假设在测序工作保持在最佳状态。

为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员使用它来分析从已知感染了病毒(特别包括HIV和丙肝)患者那得到的血样。事实证明,它的检测很准确。准确度保持在95%至100%,而且特异性灵敏——对于没有感染的个人,并未得到错误地识别。因此研究人员表示相信它的真实性。

Elledge和他的同事们用VirScan分析569个来自四个国家的个人的抗体,检查了大约1亿的潜在抗体/抗原决定簇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平均每个人有针对十个不同病毒的抗体。正如预期的,抗某些病毒更常见于成年人而非儿童,这表明孩子尚未暴露于这些病毒中。位于南非、秘鲁、泰国的个人,多半在美国的个人有抗更多病毒的抗体。研究人员还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比非HIV感染者存在更多的抗病毒抗体。

Elledge说,这个方法其实不限于对抗体的检测。他们正在用它来寻找那些攻击人体自身的组织并与癌症相关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类似的方法也可用于筛选其它类型的病原体抗体。

借助VirScan,科学家可以通过运行一个测试就能确定哪些病毒感染了个体,而不受限于必须对特定病毒进行分析。这种中立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发现影响个体健康的意外因素,同时也增加了分析比较大量人口病毒感染情况的可能。这个全面的病毒分析大约耗费25美元/每血样。

原始出处:

George J. Xu1,2,3,4,*, Tomasz Kula3,4,5,*, Qikai Xu3,4, Mamie Z. Li3,4, Suzanne D. Vernon6, Thumbi Ndung’u7,8,9,10, Kiat Ruxrungtham11, Jorge Sanchez12, Christian Brander13, Raymond T. Chung14, Kevin C. O’Connor15, Bruce Walker8,9, H. Benjamin Larman16, Stephen J. Elledge3,4,6,†.Comprehensive serological profiling of human populations using a synthetic human virome.Science, June 5, 201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6-08-27 李东泽

    这篇资讯带给我们新知识,启发新思维,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0

  2. 2015-06-10 jichang

相关资讯

PLoS Pathog:肠道潘氏细胞有助传播病毒感染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发现肠道内的潘氏细胞(Paneth cell)是病毒入侵的早期响应器,其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是一种毒素,可导致肠道炎症。 虽然IL-1β针对的是病毒,但也会引起肠上皮细胞分解(肠上皮细胞可提供一道屏障,保护身体抵抗病原菌)。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发生在广泛传播的病毒感染和免疫细胞杀伤之前。研究还发现,植物乳

NEJM:几内亚科纳克里地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

2014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接到通知称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一个偏远的地区爆发流行。这一病毒的爆发流行随后播散到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和邻近的国家,随后形成了迄今为止由埃博拉病毒感染(EVD)导致的最严重的传染病。    在2014年3月25日至4月26日这段期间,我们对科纳克里地区所有经实验室确认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进行了研究。死亡率是主要研究结果,次要的

小知识:诺如病毒,腹泻爆发的常见“肇事者”

近日有报道称,广州一所学校接连数百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广州疾控中心确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事件。一时间“诺如”成了“登革热”后广州的又一流行词。但这个罪魁祸首诺如病毒是什么呢? 诺如病毒: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瓦

Cell. Host microbe: 病毒感染竟然促进伤口愈合

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器官都被表皮细胞所覆盖。表皮细胞对于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具有十分重要的"屏障"作用。然而,表皮细胞并不是永生化的,它的更新换代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才能保证内部组织器官的安全。尤其是当病原体通过伤口进行感染的时候,表皮细胞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尽快愈合以降低恶化程度。       I型干扰素是宿主抗病毒免疫过程中主要的效应分子,根据这一特性,I

小心!诺如病毒高发期 北京已报告807病例

针对近期不少成人、儿童被“诺如病毒”感染,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北京仍处于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2014年,北京共报告807例诺如病毒病例,发现聚集性病例39起,涉23所幼儿园和15所小学、1所大学。 市疾控中心表示,学校、幼儿园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学生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学校最后一例病例出现后3天无新发病例方可解除疫情措施,期间学校及托幼机构不应组织外出聚会及开展大型活动。

Nat Med:治疗慢性病毒感染有新招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慢性病毒感染如HIV等会导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衰退,在这个过程中前列腺素E2(PGE2)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抑制PEG2或是治疗慢性病毒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的人口正遭受HIV,HCV和HBV等慢性病毒感染的折磨,这几种疾病均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