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伊达比星与高剂量柔红霉素通过诱导化疗治疗新诊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前瞻性随机比较

2017-06-21 MedSci MedSci原创

比较伊达比星与高剂量柔红霉素的III期试验没有发现CR率,复发和存活率的显着差异。 在FLT3-ITD突变患者中发现治疗组与FLT3-ITD突变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高剂量柔红霉素比伊达比星更有效。

目的:在新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年轻成年人中,我们比较了两种诱导方案,伊达比星(12 mg / m2 / d,3天)与高剂量柔红霉素(90 mg / m2 / d,3天)。

患者和方法

对299例患者(149名随机分配给阿糖胞苷加伊达比星[AI],150名分配给阿糖胞苷加高剂量柔红霉素[AD])。所有患者均接受阿糖胞苷(200 mg / m2 / d,持续7天)。

结果

232例患者(77.6%)诱导完全缓解(CR),AI和AD组CR率无差异(分别为80.5%v 74.7%,P = 2.24)。在34.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AI和AD的生存和复发率没有差异(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1.1%v 54.7%,P = 0.756;复发累积发生率为35.2% %v 25.1%; P = .194;无事件存活,45.5%v 50.8%; P = .772)。有趣的是,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患者的总体无事件生存时间显着不同

结论

比较伊达比星与高剂量柔红霉素的III期试验没有发现CR率,复发和存活率的显着差异。 在FLT3-ITD突变患者中发现治疗组与FLT3-ITD突变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高剂量柔红霉素比伊达比星更有效。

原文出处: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至少可分11类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8日刊登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是单一病症,从基因角度可视为至少11类疾病。科学家认为,这是在恶性血癌精准医疗研究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研究负责人之一、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彼得·坎贝尔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在显微镜下看,两个人也许得的是同样的白血病;但从基因层面看,他们的白血病有很大不同。这些基因区别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同一种疗法能治好有些患者,却治不好其

盘点:近期有关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相关进展

AML是一种骨髓性白细胞(而非淋巴性白细胞)异常增殖的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内异常细胞的快速增殖而影响了正常血细胞的产生。AML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1】NEJM: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至少可分11类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8日刊登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是单一病症,从基因角度可视为至少11类疾病。科学家认为,这是在恶性血癌精准医疗研究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研究负责人之一、英国

Blood: 骨髓内血癌细胞调节脂肪细胞代谢创造出一个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

骨髓内血癌细胞调节脂肪细胞代谢创造出一个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

CANCER CELL:MLL2,而不不是MLL1,在维持MLL重排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起主要作用

人类混合型白血病(MLL,MLL1,KMT2A)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中被染色体易位和其他重排所破坏,并且在婴儿中发生频率高,而在儿童和成人中频率低。MLL1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经历许多不同的染色体重排以产生预后不良的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