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ublic Health:长达11年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悲观可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2016-11-29 MedSci MedSci原创

近日,据来自芬兰Päijät-Häme中心医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越是悲观越容易发生死亡。 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保持很乐观的心态竟不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该研究共纳入了2267名男性和女性,基线时期(2002年)年龄为52-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 基线时,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生命导向测试(LOT-R),LOT-R可通过一系列的陈述来评

近日,据来自芬兰Päijät-Häme中心医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中,越是悲观越容易发生死亡。

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保持很乐观的心态竟不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该研究共纳入了2267名男性和女性,基线时期(2002年)年龄为52-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1年。

基线时,所有研究对象完成生命导向测试(LOT-R),LOT-R可通过一系列的陈述来评估受试者的悲观及乐观情绪,例如“在不确定的时间,我通常期望最好的”,以及“如果某些事情可能是我的错误,那就是错了”。

所有研究对象回答他们与这些声明的匹配率,用0(并非所有)到4(非常多)表示。

随访过程中,121名参与者死于冠心病,这些研究对象基线时期的悲观水平更高一些。

在长达11年的随访期间,与悲观情绪水平四分位数最低的参与者相比,那些四分位数最高的参与者死于冠心病的几率高2.2倍。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乐观并不能预防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随访期间,乐观水平高与乐观水平低的参与者之间其冠心病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这些结果仅是纯粹的观察性结果,并不能证明悲观与冠心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结果表明,悲观情绪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死亡率的一个指标。

原始出处:

Mikko Pänkäläinen et al., Pessimism and risk of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Finns: an eleven-year follow-up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6 November 201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1. 2017-09-05 shizhenshan
  2. 2016-12-11 xiehhtt

    淡定从容

    0

  3. 2016-12-06 李东泽

    指南指的好,工作脾气小

    0

  4. 2016-12-01 thlabcde

    学习了好东西!

    0

相关资讯

台湾首度医界万人大调查 92%医护对未来悲观

1995年3月,台湾的全民健保正式上路了,这个被誉为全球最好的健保制度,20年来却衍生一堆乱象。 《远见》从2014年10月起,执行一系列探讨医疗品质的报导,正值健保20岁,再度推出《台湾医疗关键报告》,针对整体医疗环境、医护生活品质、医师诊疗行为、健保制度改善四大面向深入调查。 这份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医疗从业人员大调查,与数十个不同医疗从业人员公会、协会及医院合作,涵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