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教授: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

2024-05-09 医悦汇 医悦汇

在2024 CSCO指南会结直肠癌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分享了《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并进行解读。

在2024 CSCO指南会结直肠癌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分享了《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并进行解读。【医悦汇】对该报告内容进行了整理,以供交流!

2024 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要点外科相关治疗部分

更新要点一

强调初诊、随访中的理学检查:肛门/阴道指诊

2.2诊断基本原则

2.2.1结肠癌诊断方法

表格内容诊断:新增 “肛门指诊i”作为I级推荐;注释i 肛门指诊能提供盆底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征象,是腹膜转移的特异性临床征象。  

  2.2.1结肠癌诊断方法

图片

3.3结肠癌的随访

强调进行肛门指诊

图片

更新说明:

CRC腹膜转移的诊断方式包括:

①影像学检查:CT诊断敏感度为 25~100%,特异度为 78~100%,是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临床上通过典型征象确诊多已属晚期。

②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转移具有重要的辅助判定和监测意义,推荐采用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

③荧光检测提高对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和良恶性组织的分辨力,有助于完全清除肿瘤转移灶,防止过度切除治疗。

④直肠/阴道指检:子宫/膀胱直肠凹陷(Douglas窝)在站立位是腹盆腔最低点,绝大多数腹膜种植转移均会累及此处,直肠/阴道指检对此有特殊价值。

⑤诊断性腹腔镜:对于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腹膜转移的患者,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所有的现行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精准诊断腹膜转移/判断PCI,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肛门/阴道指诊:简单、易行,且阳性体征的高特异性!但在现行临床实践中,却是被严重忽视的理学检查。2024版CSCO指南在直肠癌、结肠癌的初诊,以及结直肠癌术后随访中都强调进行指诊。

更新要点二

LARC侧方淋巴结的治疗原则

4.1.2/3 直肠癌的治疗原则增加“侧方淋巴结处理原则”

4.1.2  注释c  4.1.3  注释n

直肠癌根治术

1)中低位直肠癌应该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3],高位直肠癌行广泛系膜切除术(切除肿瘤下缘至少 5cm 的直肠系膜)。

2)腹腔镜/机器人辅助的直肠癌根治术:尽管具有微创与保肛的优势,但长期肿瘤学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评估,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开展。

3)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外科原则:基线侧方淋巴结转移(LLNM)的诊断标准参见“影像诊断”部分;不建议对影像学未确诊的侧方淋巴结行预防性清扫;影像确诊的LLNM,建议先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然后再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如果治疗后淋巴结影像学消失,可以随访观察[4]

图片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等.中国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4.27(1): 1-14.

更新说明

日本结直肠癌研究会(JSCCR)侧方淋巴结分站及分组主要分为:髂内动脉旁淋巴结 (No.263D) 、髂总动脉旁淋巴结(No.273) 、闭孔淋巴结(No.283)和髂外动脉旁淋巴结(No.293)。

图片

根据AJCC/UICC TNM 8th 分期系统,侧方淋巴结中仅有髂内动脉旁淋巴结被定义为局部淋巴结转移;闭孔、髂外、髂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被定义为远处淋巴结转移。

CSCO指南中,将MRI作为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LLNM)的诊断标准,基线(治疗前)时短径 5~10mm 为侧方淋巴结疑似转移诊断阈值;短径 ≥ 10mm 为确定转移诊断阈值;新辅助治疗后,尚无被广泛认可的阈值诊断肿瘤残留。

侧方淋巴结转移(LLNM)的治疗原则同“中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专家共识”,影像学未确诊的侧方淋巴结,不建议预防性清扫。影像确诊的LLNM:建议先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评估影像学结果,影像学未消失,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影像学消失,可以随访观察。

更新要点三

LARC低危患者单纯新辅助化疗的外科视角

基于PROSPECT、CONVERT研究,新增警示:不适用人群,包括:①基线不能保肛;②LLNM+;③MRF(+);④T4或N2人群。临床实践中,化疗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20%,直接手术;肿瘤体积缩小<20%,追究同步放化疗(CRT)。具体参见“放疗部分”更新。

图片

更新说明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高危因素与低危因素(dMMR)孰轻孰重?非T4高危因素预后权重低于dMMR已达成共识,但对于T4与dMMR的预后权重,2020版ESMO指南认为,T4重要于dMMR,而2020版NCCN指南则认为,dMMR重要于T4。

2020版ESMO指南、NCCN指南

图片

2022版CSCO指南

图片

在2022版CSCO指南中,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II期“低危/高危”表述的更新认为,尽管仍T4与dMMR孰轻孰重仍有争议,但CSCO专家组达成共识:目前认为,T4重要于dMMR ,这一观点与ESMO指南一致,与NCCN指南不一致。

图片

NCCN指南2024版

直到2024版NCCN指南更新,T4b(IIc)MSI-H / dMMR患者增加术后化疗推荐,即T4b (IIc)MSI-H / dMMR患者建议按低危III期行辅助化疗。这意味着,在2024年,NCCN、ESMO和CSCO在T4与dMMR的预后权重方面达成一致。

作者:医悦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外科临床研究方法学指引——IDEAL框架及指南介绍与解读

外科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界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域之一。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外科手术一直是医生手中最强大的研究武器”[1]。炎症、愈合、感染、免疫等大量的医学知识都来源于外科治疗。同时,外科手术仍然是缺血性疾病、创伤、肿瘤等许多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34亿例手术,包括6300万人接受创伤手术,3100万人接受肿瘤切除治疗,1000万人接受妊娠相

Eur J Anaesth:外科ICU围术期血清乳酸水平与术后90天死亡率:回顾性研究

术后转入ICU的患者中,较高的围手术期乳酸水平与90天死亡率增加有关。术后0~3天的乳酸峰值水平对这种相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孝感市长:全市发热门诊5天紧缺外科口罩超15万个

2月1日21时,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通报湖北省及省内黄冈市和孝感市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孝感市长吴海涛介绍,目前孝感全市通过综合采购、省防控指挥部调拨、接受社会捐赠,累积筹措N95口罩4.7万个,KN95口罩5万个,医用口罩43.25万个,普通口罩152万个,红外体温测量枪2000个,医用酒精2753箱,消毒液7万瓶,防护服2.04万套,护目镜1.39万

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进展的共识与争议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最佳支持治疗和化疗是胃癌肝转移患者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12个月。

麻醉与外科的“爱恨情仇” 1.0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推荐阅读: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专家共识

介入手术的微创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对机体自身及其防御系统的损伤,但同样也存在将致病菌引入机体导致感染的可能。除了无菌操作规范化,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介入诊疗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