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l Engin:中国科学家构建筛查新法,1微升血清20分钟内“识别”6种癌症

2019-01-29 韩扬眉 科学网

日前,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孙佳姝团队构建了一套高“性价比”的癌症筛查方法:只需1微升血清(通常采血管采血量的1/5000),通过对其中细胞外囊泡的检测,就可在20分钟内对6种癌症进行早期筛查,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对癌症进行分类。

癌症的发生总是“悄无声息”,当真正被医生确诊时,也许患者早已病入膏肓。如果简单验个血就能解密癌症的“个性特点”,早日将癌症扼杀在萌芽之中,那该有多好!


日前,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研究员孙佳姝团队构建了一套高“性价比”的癌症筛查方法:只需1微升血清(通常采血管采血量的1/5000),通过对其中细胞外囊泡的检测,就可在20分钟内对6种癌症进行早期筛查,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对癌症进行分类。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含有癌症来源的物质,可以实现疾病的分子鉴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准确预测、个性化治疗以及疾病监测,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s), 肿瘤细胞外囊泡(EVs),循环肿瘤DNA等。

“它们特指从原发肿瘤细胞脱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生物标志物。”孙佳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这种检测方法被称为肿瘤液体活检技术。孙佳姝介绍,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某些类型实体肿瘤的早期诊断,而且能够监测肿瘤复发,评估疗效,具有标本易获得、创伤性小、非侵入性、可反复采集等优势。

作为液体活检标志物中的“后起之秀”,“肿瘤细胞外囊泡”是肿瘤细胞分泌到胞外环境的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直径在30-1000 nm之间。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所分泌的EV呈现出不同膜蛋白特征,而这些特征差异就可以用于癌症的筛查与诊断。”孙佳姝表示,相较于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来说,肿瘤细胞外囊泡有着很大的优势,比如在血液中的含量丰富,其分析不需要采集大量血液。此外由于膜结构的保护,外泌体膜蛋白在长期冷存的血液中依然能够被分离和检测出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将EV分析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不容易。过去的临床应用中,操作者需要长时间的超速离心从血液中提取EV,不仅如此,还容易受到共沉淀的杂蛋白影响。而后续膜蛋白分析手段,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蛋白免疫印迹和质谱等,过程复杂繁琐,成本高耗时长,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如何在高背景血清或血浆样本中分离提取尺寸较小的EVs,如何提高EVs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现有EVs肿瘤液体活检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孙佳姝说,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快速、廉价的EV分析检测手段。

孙佳姝课题组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找到“妙招”,成功实现了从技术平台向癌症筛查的成功转型。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荧光标记的核酸适体特异性识别EVs表面肿瘤相关膜蛋白,也就是在肿瘤细胞上打上“烙印”;接着,研究人员使用了“热泳”技术,通过激光照射微流控芯片后,产生温度梯度,诱导30-1000 nm的EVs快速汇聚至芯片中央,可富集1400倍,而游离的核酸适体或蛋白仍保持分散状态。EVs汇聚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读取结合在EVs上的核酸适体信号,从而获得EVs膜蛋白组学信息。

最后,研究人员取60份癌症患者与10份健康对照的血清样本,对每份样本进行7种抗原体多靶标检测,用检测结果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发现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接近100%。

“利用极少量样本实现早期癌症灵敏度高检测(I期95%),并首次通过EVs进行癌症分类。”孙佳姝表示,不久的将来,这有望成为体检或医院常规的癌症筛查手段,医生只需要取出某种体液(例如血液),并对其中的EVs进行分析即可,以对患者造成更小创伤的方式,对疾病做出诊断。

下一步,他们希望拓展当前平台,实现膜内蛋白与核酸的检测,使之成为通用的EV检测平台。

原始出处:

ChaoLiu, JunxiangZhao, FeiTian1, et.al. Low-cost thermophoretic profiling of extracellular-vesicle surface protein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ancers.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1 January 2019

作者:韩扬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lood:老年人确诊癌症前5个月,动脉血栓栓塞风险增高

中心点:在748662位参与医疗保险的人群中,确诊癌症前一年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69%。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于正式诊断癌症前5个月开始增高,并在前一个月达到高峰。摘要:癌症患者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升高;但目前还不明确风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增加。Babak B. Navi等人对确诊癌症前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风险进行评估。研究人员从数据库中筛选出374331位年满67岁的于2005-2013年间

深度学习癌症统计年度报告,了解癌症实际死亡数下降的真正原因

每年的一月,有一份重量级的报告都不会缺席:《癌症统计年度报告》。 美国癌症协会(ACS)的这份报告,几天前如期发表于学术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这杂志也是一个重量级杂志,是学术届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期刊,评分比著名的《自然》、《科学》、《细胞》几个大牛期刊加起来还高许多。 因为很多人关注,不少公众号对报告里的美国癌症数据都有转

临床试药 或许就是“救命稻草”

癌症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杀手,22%的新发癌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病例均出现在中国。但是,大部分晚期癌症病人并不知道,参加新药临床试验或许能成为一根“救命稻草”。

JNCI:20年研究证明:维生素E降低or提高癌症的风险和基因有关

近年来,关于维生素补充剂是否有效的研究很多。2018年上半年,生物探索先后报道了维生素D降低患癌风险、治疗糖尿病、提高出生几率等方面的好消息;然而,下半年维生素D不太可能保护个体免受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或其他大脑相关疾病的侵害,维生素D和鱼油对于健康人也没有明显降低心脏病或癌症风险的能力等相关新闻纷至沓来。

Cell Stem Cell:无限供应:对抗癌症的可再生T细胞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项研究首次展示了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能杀死肿瘤细胞的T细胞技术,它可以产生体内的任一一种细胞类型,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中无限生长。

研究证明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使部分患者的癌症存活率增加三倍

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上的研究数据显示,抗炎治疗可以显着提高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