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可能作为分叉病变的治疗策略

2015-05-28 范伟译 MedSci原创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研以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临时支架(PS) vs双支架(DS)策略用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的临床结果。相关以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结果数据较为有限。方法:在2012年到2014年间,对132例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治疗分叉病变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在132例分叉病变中,10例病变没有用交叉支架治疗。99例病变(81%)用临时支架PS治疗策略,23例病变(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研以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临时支架(PS) vs双支架(DS)策略用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的临床结果。相关以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结果数据较为有限。

方法:在2012年到2014年间,对132例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治疗分叉病变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在132例分叉病变中,10例病变没有用交叉支架治疗。99例病变(81%)用临时支架PS治疗策略,23例病变(19%)用双支架DS治疗策略。双支架DS治疗组包含大量实质分叉病变的患者(PS 52.0% vs DS 91.3%:P < 0.001)。

结果:在PS组,7例病变(7.1%)通过T-支架搭桥。在DS组,13例病变(57%)以生物可吸收支架应用于分枝(SB)治疗。混合支架技术[生物可吸收支架应用于主枝治疗,和金属药物洗脱支架(DES)应用于分枝治疗]在10例(43%)病变中得以使用。在1年随访中,PS靶血管重塑(TLR)率为5.5%和DS靶血管重塑率为11.2%(P = 0.49)。任何分叉病变位点没有出现明显的支架血栓。

结论:这些发现表明,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治疗分叉病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双支架DS策略组相比于临时支架PS策略组,靶血管重塑TLR率往往更高。亟待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通过长期随访确定这种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Kawamoto H1,2,3, Latib A1,2, Ruparelia N1,2,4, Miyazaki T1,2, Sticchi A1,Naganuma T3, Sato K5, Figini F1,2, Chieffo A1, Carlino M1, Montorfano M1,Colombo A1,2.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bioresorbable scaffold implantation for bifurcation lesions: Overall outcome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provisional and planned double stenting strategy.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5 May 27. doi: 10.1002/ccd.26045.

作者:范伟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CI: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专家共识

2014年8月19日,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SCAI)发布了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专家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哪些患者可能从肾动脉支架置入中取得最大获益。[Parikh SA. Cath Cardiovasc Interv. 2014.]这一由Sahil A. Parikh博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凯斯医学中心介入心脏病学奖学金计划负责人)领导的5人专家组提出,最近的研究,包括CORA

支架是异物对身体有影响吗?

支架撑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线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心脏的血管内长了血栓,血管急性闭塞,心肌发生坏死,早期没有再灌注治疗死亡率高达15~20%。欧美和中国临床指南明确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早开通血管是最有效的救命措施。介入手术置入支架开通闭塞的血管,最大限度减少心肌坏死,挽救生命。溶栓药物(指尿激酶和阿替普酶,不是那些醋类偏方)也是开通血管的办法,但10个人会有3~4个不能溶通血管内血栓

冠脉临界病变是否需要放支架?陈纪林发明预测评分提供新思路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如何合理干预却是个让介入医生常常挠头的问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纪林等通过对400余例病患的500多处临界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了一种较为简便的评估方法来有效预测血运重建高危的临界病变。 研究者首先从受试人群所伴有的11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将其中4种临界病变进展并接受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定义,每个因素相对应的危险评分为1 分(表1)。

图享:主动脉缩窄放置支架前后影像对比

        患者32岁,偶然被诊断为主动脉缩窄,图为放置支架前后影像对比。

JAMA Neurol: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风险与获益

一项新的研究提出,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2年后的死亡率为32%。这一过程的风险收益的令人堪忧,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此问题更加突出。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Jalbert JJ博士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她说:“这些结果引发了颈动脉支架是否值得使用的争议。如果它的使用增加围术期风险或者患者并不能延长生命,那么有必要叫停CAS。”“

实际问题:放了支架,还能做磁共振吗?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普及,心脏支架,颅内支架,大动脉支架、食管胆道支架等各种各样的支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工作中,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放了支架后,还能做磁共振吗?毕竟磁共振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如果不能够做磁共振的话,将会影响很多疾病的诊断。不光是支架,现在介入治疗中还会使用很多的人体植入物,如:弹簧圈、滤器、动脉夹及人造血管等等。这些做磁共振会有影响吗?我们的教材上没有答案,为此,小编查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