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3:减压手术可减少老年恶性卒中患者死亡和残疾(DESTINY Ⅱ研究)

2013-07-27 MedSci MedSci原创

2013欧洲卒中大会(ESC)上公布的DESTINYⅡ研究结果表明,减压手术可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MCA)卒中所致大面积脑肿胀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主要研究者、德国海德堡大学的Werner Hacke博士报告称, 1年随访结果显示,接受偏侧颅骨切除术治疗的≥61岁患者生存率为57%,而接受标准重症监护的患者生存率为24%(P<0.001),且生存率提高并未导致严重残疾增加。 Werner Hack

2013欧洲卒中大会(ESC)上公布的DESTINYⅡ研究结果表明,减压手术可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MCA)卒中所致大面积脑肿胀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主要研究者、德国海德堡大学的Werner Hacke博士报告称, 1年随访结果显示,接受偏侧颅骨切除术治疗的≥61岁患者生存率为57%,而接受标准重症监护的患者生存率为24%(P<0.001),且生存率提高并未导致严重残疾增加。

Werner Hacke博士

Hacke博士指出, MCA恶性梗死是一种死亡率最高的缺血性脑梗死,这与脑水肿导致的快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Postgrad. Med. J. 2010;86:235-42 )。如果采取机械通气和颅内减压保守治疗,将占院内死亡病例的70%~80%。

证据支持减压手术

包括DESTINYⅠ研究(减压手术治疗MCA恶性梗死)在内的既往研究汇总分析显示,缺血性损伤发生48 h内通过临时去除部分颅骨降低颅内压,可减少60岁以下患者近50%的死亡和不良临床结局风险(Lancet Neurol. 2007;6:215-22)。DESTINYⅡ研究数据再次表明,减压手术也能够使老年患者受益,受益程度可与年轻患者相媲美。

这项随机试验共入组112例≥61岁的恶性MCA梗死患者,平均年龄70岁,60%~67%为非优势半球受累,入组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平均评分为20~22。这些患者随即接受单纯最大程度的保守治疗或在发病后48 h内行偏侧颅骨切除术(Int. J. Stroke 2011;6:79-86)。

主要终点指标为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达到0~4与5~6的患者比例。评分为6表示死亡,5表示为严重残疾,如卧床不起、失禁和需要长期护理与照顾。

Hacke博士指出,数据与安全监测委员会(DSMB)在6个月时评估了82例患者数据后停止了这项研究。具体原因未见披露,但部分研究方案规定,一旦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即可停止试验。试验停止时,另外30例已经入组的患者也被纳入了意向治疗分析(ITT)。

DESTINYⅡ试验结果

DSMB数据显示,手术患者mRS评分为0~4的比例显著多于标准重症监护治疗患者(40.5% vs. 18.6%,P =0.039),mRS评分为5或6的比例分别为59.5%和81.4%。ITT分析结果仍然如此。

在纳入ITT分析的病例中,12个月时mRS为0~4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患者生存率分别为38%和16%,mRS为5~6的比例分别为62%和84%(P=0.009)。

对复合次要终点指标(NIHSS评分、Barthel 日常活动指数、SF-36以及EuroQoL-5D)的12个月ITT分析也表明,早期偏侧颅骨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但Hacke博士注意到,这或许是统计学假象,因为当仅对1年时生存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上述显著差异不复存在。

回顾性询问结果也支持手术治疗

当询问生存者及其照顾者是否愿意再次接受这类手术时,考虑到对最终结果的了解,大多数手术治疗生存者(77%,n=27)和保守治疗生存者(73%,,n=15)均表示愿意。这表明,包括中重度残疾患者(mRS评分为4)在内的大多数患者,宁愿接受手术治疗也不愿意死亡。

英国基尔大学内科学教授Christine Roffe博士评论称,人们在罹患卒中后,往往改变对残疾的看法。认为大多数人宁愿死亡也不愿身患严重残疾度过余生的想法是不合理的。虽然卒中患者往往完全残疾,不能自理,但他们仍能够继续快乐地生活。

DESTINYⅡ试验结果显示,不管是否残疾,手术患者仍能与保守治疗患者同样快乐生活,但他们生存率更高。 Roffe博士还认为,应考虑上述结果的伦理意义,建议由患者自己决定他们的治疗。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13:优化卒中后治疗策略使痴呆风险减半

据第22届欧洲卒中大会发布的一项观察二级预防策略长期影响的研究称,卒中患者经过优化降压,抗血栓,降血脂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明显减轻。优化抗凝剂使用后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对危险度为0.8,最佳双重降压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8,0.9,0.9,和0.9。研究者伦敦国王学院Abdel Douiri博士说,“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抗血栓药物及降脂药物可使认知

ESH/ESC 2013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3年指南的内容其他变化包括:1) 家庭血压监测以及门诊血压监测的越来越重要。2) 更着重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总体危险因素。例如,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的人,也有额外的风险因素,如器官损伤、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都需要在开始治疗之前以及随访期间一并考虑。3) 特别强调特殊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年轻人、老人,以及80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药物治疗,妊娠期女性也需要单独考虑。特别关注了

2013 EHRA/ESC 心脏起搏器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

    2013年指南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一次修订,有70名临床医生参与,包括18名专门从事心脏起搏与再同步的心脏病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还有26名该领域专家审阅文件,整个过程都在ESC实践指南(CPG)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       指南第一部分探讨了心律失常患者的起搏适应证;第二部分探讨了心力衰竭患者的

2013年ESC/EHRA心脏起搏和再同步指南更贴近临床实际

     6月2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的EHRA EUROPACE会议上,欧洲心脏学会(ESC)和欧洲心律协会(EHRA)联合发布了2013年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该指南根据发病机制而非病因建立了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分类系统。       为使大家更易获取相关信息,本版指南进行了重新设计。指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