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研究解析东南亚抗药性疟疾的根源

2012-04-10 EurekAlert! EurekAlert!

4月6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Major Genome Region Underlying Artemisinin Resistance in Malaria,”,在文章中,研究人员在恶性疟原虫(这是一种主要的疟疾寄生虫)的某个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特定区域,该区域可帮助解释这种在东南亚的寄生虫是如何对目前这一代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药物产生抗药性的。 目

4月6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Major Genome Region Underlying Artemisinin Resistance in Malaria,”,在文章中,研究人员在恶性疟原虫(这是一种主要的疟疾寄生虫)的某个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特定区域,该区域可帮助解释这种在东南亚的寄生虫是如何对目前这一代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药物产生抗药性的。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组合疗法几乎代表了所有疟疾流行国家中的第一线的治疗方法。但是,对这些治疗的抗药性的出现最近已经在柬埔寨西部和泰国西部得到证实。这一“治疗延迟”意味着在该地区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从宿主体内清除疟原虫的速度要比其它地区缓慢。

因此,Ian Cheeseman及其同事们对取自那2个国家及老挝的91个恶性虐原虫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在老挝,对最新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药物的抗药性还没有出现。在分析了结果之后,他们发现恶性虐原虫基因组的33个区域似乎受到了青蒿素耐药性的强力选择。在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之后,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一热点的范围缩窄至遍及35,000个碱基对的第13号染色体上的7个特定的基因。据Cheeseman及其同事们披露,这一特定的染色体部分可解释所观察到的恶性虐原虫在东南亚清除速率降低现象中的35%。研究人员还注意到,13号染色体上的这些基因中有3个基因会根据寄生虫进入何种生命周期的阶段而有不同的表达。(生物谷Bioon.com)

doi:10.1126/science.1215966
PMC:
PMID:

A Major Genome Region Underlying Artemisinin Resistance in Malaria

Ian H. Cheeseman1, Becky A. Miller2, Shalini Nair1, Standwell Nkhoma1, Asako Tan2, John C. Tan2, Salma Al Saai1, Aung Pyae Phyo3, Carit Ler Moo3, Khin Maung Lwin3, Rose McGready3,4,5, Elizabeth Ashley3,4,5, Mallika Imwong4, Kasia Stepniewska4,5,7, Poravuth Yi8, Arjen M. Dondorp4,5, Mayfong Mayxay6, Paul N. Newton5,6, Nicholas J. White4,5, François Nosten3,4,5, Michael T. Ferdig2, Timothy J. C. Anderson1,*

Evolving resistance to artemisinin-based compounds threatens to derail attempts to control malaria. Resistance has been confirmed in western Cambodia and has recently emerged in western Thailand, but is absent from neighboring Laos. Artemisinin resistance results in reduced parasite clearance rates (CRs) after treatment. We used a two-phase strategy to identify genome region(s) underlying this ongoing selective event. Geograph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haplotype structure at 6969 polymorphic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91 parasites from Cambodia, Thailand, and Laos identified 33 genome regions under strong selection. We screened SNPs and microsatellites within these regions in 715 parasites from Thailand, identifying a selective sweep on chromosome 13 that shows strong association (P = 10−6 to 10−12) with slow CRs, illustrating the efficacy of targeted associa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adaptive traits.

作者:EurekAler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ucleic Acids Res:郭安源等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月23日,著名研究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郭安源研究小组的研究论文,报告了关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miRNA和转录因子共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比更常见的B细胞系淋巴细胞白血病通常要差很多,具体分子机理和调控机

Scientific Reports :一种蛀牙菌可显著增加溃疡性大肠炎风险

新一期英国《科学报道》(Scientific Reports )杂志网络版发表了日本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他们调查发现,感染一种可导致蛀牙的变形链球菌后,患上溃疡性大肠炎的风险将是正常情况的4倍以上。 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大肠炎症性疾病,会反复出现腹泻及便血。溃疡性大肠炎被认为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是一直不清楚具体机制。 大阪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介绍说,他们首先将一种特定类型的变形

Nat Commun:一种影响能量代谢的酶

《自然—通讯》3月27日在线发表了日本熊本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该文章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细胞核中一种酶能够抑制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从而使代谢变差,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了解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开发相关治疗方法。 熊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在肌体处于肥胖状态时,细胞核中一种被称为“LSD1”的酶能够抑制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基因的功能。基因的功能受到抑制后,向细胞内供应能量的线

JAMA:心脏起搏器可改善1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患者生存率

3月2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对于心电图提示心脏传导异常的1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患者,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与定期监测的非侵入性策略相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巴黎Cochin 医院心脏与神经科的Karim Wahbi博士介绍,在中位随访7.4年期间,接受电生理检查并在必要时预防性置入

JAMA: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或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学术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3月28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的浓度似乎与发生某种诸如心肌梗塞或中风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的浓度也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关。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原发性和继发性预防的药理学治疗的

Cell: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柏斯以色列狄肯尼斯医学中心(BIDMC)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新研究中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抗体技术,利用这一技术识别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致病Tau蛋白。这一成果提高了在疾病早期阶段采用免疫治疗策略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3月30日的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Kun Ping Lu)教授和周震晓(Xiao Zhen Zhou)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