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学家模拟细胞的蛋白翻译过程

2013-07-04 koo bio360

细胞内部的运作涉及到不计其数的单个分子,它们参与到重复循环的相互作用之中来维持生命。而蛋白质形成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蛋白质的重要性,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对于细胞生成蛋白质的机制都极其地感兴趣。蛋白质翻译对于所有的活细胞均极为重要。细胞借助于这一机制将遗传信息转变为能够真正为它做事的实体,使得细胞能够感知环境和生长。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一种计算机模型,阐明了细胞中

Cell:科学家模拟细胞的翻译过程

细胞内部的运作涉及到不计其数的单个分子,它们参与到重复循环的相互作用之中来维持生命。而蛋白质形成就是这种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蛋白质的重要性,科学家们一直以来对于细胞生成蛋白质的机制都极其地感兴趣。

蛋白质翻译对于所有的活细胞均极为重要。细胞借助于这一机制将遗传信息转变为能够真正为它做事的实体,使得细胞能够感知环境和生长。

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一种计算机模型,阐明了细胞中蛋白质翻译的限速机制。基于一张核糖体与信使RNAs(mRNAs)的实验快照推导出的参数,该模型模拟出了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mRNAs 是翻译开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核糖体沿着 mRNA 链移动,解码它的遗传信息,其形成了一条机械装配线,以 mRNA 指定的序列翻译出氨基酸链。

核糖体从细胞的其他地方获得氨基酸。称作为 tRNAs 的转移RNAs,将氨基酸运送到正在进行蛋白质翻译的核糖体处。 tRNA 的作用是将 mRNA 密码子与对应的氨基酸联系一起。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构建出的蛋白质类型。在这一过程结束之时,蛋白质会从核糖体释放出来,在细胞内开始发挥其作用。

我们可以将核糖体、tRNAs 和 mRNAs 的行为,比作是一组人试图利用电梯来去到一个更高的楼层。

关键的问题是,是什么延迟了每个人到达更高楼层的时间——是因为人们需要时间来寻找电梯还是电梯自身的速度?如果电梯移动很慢,我们期望能够找到等候在底层的大群的人,以及更多在电梯上的人。而如果电梯移动迅速,那么延迟就是因为人们首先花费了时间来寻找电梯所致。

那么同样的,在细胞中,是什么减慢了核糖体解码 mRNAs 信息的速度呢?

是由于核糖体结合 mRNA 起始序列的频率(翻译起始),还是随后核糖体沿着 mRNA 链移动(翻译延伸)的速度导致了延迟呢?

结果表明,答案取决于细胞的环境,以及它的压力水平。

在正常情况下,核糖体供不应求,因此主要的瓶颈在于起始步骤。科学家们推断,长 mRNAs 的起始速度甚至更慢。

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决一个激烈的争论:是起始还是延伸限制了细胞中蛋白质生成的速度。

研究有人表示,这项研究证实,对于健康细胞中的正常基因,游离核糖体的起始速度限制了翻译的步伐。这在进化上确实很有意义。相比于 tRNA ,生成核糖体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因此对于细胞而言最好是有所节制,核糖体略少一些, tRNAs 略多一点。

对于健康细胞而言是这种情况。而当细胞受到压力时,情况会发生改变。这时蛋白质的翻译速度受到延伸的限制。这时因为压力细胞耗尽了氨基酸,因此只有较少的 tRNAs 可供延伸利用。核糖体必须用更长的时间等待 tRNA 将对应的氨基酸带到 mRNA 的每个区段。

研究人员发现,压力细胞可以让蛋白质工厂处于待命状态。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在压力下减慢起始速度,细胞降低了它的预期需要,实际上得到了相对较多的蛋白质产量。你可以将之比作,如果没有足够的汽油,就尝试不要按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开车,那么你就可以去到你要去的地方。

研究人员发现,是起始或是延伸限制蛋白质翻译的速度,取决于细胞的环境。

研究人员表示,了解了这一过程的运作机制,将有助于各种生物技术应用。例如,就诸如胰岛素等有益蛋白质而言,科学家们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优化细胞的蛋白质生成。


Rate-Limiting Steps in Yeast Protein Translation

作者:ko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标记能调控抑癌基因的表达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美国NIH癌症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发现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能调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异性靶基因的表达,由此指出了一种癌症表观遗传作用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

Cell Stem Cell:老鼠植入人脑细胞后变聪明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把人脑细胞植入老鼠体内可使这些动物更快学习新事物。科学家表示,他们把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发现这些人体细胞影响动物大脑的通讯能力。他们说,这一发现可能对了解人脑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进化可能是众多造成人类发展中更高认知功能和使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关键事件的其中之一。这项新研究的负责人、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专家史

Cell:肝脏发育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国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EpCAM作为一种内胚层特异性Wnt去阻抑子,促使了肝脏发育,相关论文“EpCAM Is an Endoderm-Specific Wnt Derepressor that Licenses Hepatic Development”发表在3月11日的《细胞—发育》(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西南大学生

Cancer Cell:研究人员成功消灭肿瘤干细胞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对肿瘤干细胞进行基因操作可以使化疗药物更易发挥作用,杀死癌细胞。这一发现或促进开发出根治癌症的治疗方法。 肿瘤干细胞被认为在体内处于几乎不增殖的“休眠状态”。化疗药物虽能遏制肿瘤细胞增殖,但对干细胞却难以发挥作用。即使化疗后肿瘤看起来已经消失,但只要残留少量干细胞,就会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 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中山敬一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肿瘤干细胞中一种名为“Fbxw7”蛋白

Cell:癌症基因组沉思录

癌症基因组沉思录近日,哈佛麻省Broad研究院的著名遗传学家Eric S. Lander教授与另外一位学者完成了题为“Lessons from the Cancer Genome”的文章,介绍了癌症基因组的系统性研究进展,概况了在细胞信号传导,染色体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发现的新癌基因,并指出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Lander 教授是Broad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者之一

Cell:绘制癌细胞结构突变目录图谱

日前,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采用高覆盖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了癌细胞结构突变的目录图谱,并解析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指出,即使是在单个基因组中,细胞发生突变也是由多重机制决定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细胞》(Cell)杂志上。自从在癌基因和肿瘤抑癌基因中发现最早的频发突变(recurrent mutation)以来,人们已经明确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遗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