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原发性系统评价

2018-07-10 佚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20日。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5篇文献,共计受试者467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较单纯生活方式调整在降低收缩压[SMD=-1.52(-2.40,-0.64)]、降低舒张压[SMD=-1.02(-2.01,-0.03)]和总有效率[RR=1.27(1.13,1.43)]方面均具有显着优势。

结论 针刺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着,但由于纳入研究较少、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且文献质量普遍不高,该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临床应用时应谨慎对待。

原始出处:
张磊,曾宪涛,张华敏,等.针刺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6):99-103.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6.024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RR:针刺可抑制药物依赖者海洛因渴求

  以往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测可发现,在环境线索诱发下药物依赖者与心理渴求有关的脑区可被激活。心理渴求是导致毒品复吸的重要因素,针刺对心理渴求具有干预作用。一项关于“Acupuncture inhibits cue-induced heroin craving and brain activation”的研究分别在海洛因线索

NRR:针刺内关穴治疗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更佳参数

针刺手法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制约针灸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经穴效应的关键因素。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亚男博士所在团队进行的一项关于“Orthogonal design to sift the optimal parameter of Neiguan acupuncture for cerebral infarction”的研究,发现以提插频率60,120,180次/min和针刺持续时间5,60,

JAMA:慢性疼痛的针刺疗法述评

Vickers AJ 美国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纪念癌症中心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系等 临床问题与假针刺(安慰剂)或无针刺对照相比,针刺疗法是否可减轻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转归呢?结果与假针刺和无针刺对照相比,针刺疗法可改善疼痛转归,无针刺对照的有效率约为30%,假针刺疗法为42.5%,而针刺疗法为50%。   这是Vickers AJ教授对2012年发表的

JAMA:针刺对膝关节疼痛可能并没有明显疗效

针灸对膝关节疼痛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安慰剂效应,有一些研究则认为是有效的。最新一期JAMA在2014年10月1日上发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成果显示针灸对膝关节疼痛是有效的。这项研究采用Zelen设计试验(即在患都知情同意前进行随机入组),以保障患都有更好的依从性。共选择282名50岁以上的慢性膝关节疼痛的志愿都加入家庭医生针灸师治疗计划。患都被随机分为4组,包括没有针灸(对照组, n = 7

针刺致颈椎管硬膜下外血肿1例

患者,男,56岁,因“颈部疼痛2d,加重伴头痛6h”入院。患者2d前因失眠在我院针灸科门诊行针刺(风池穴)治疗后即稍感颈部疼痛。1d前来院复查,医生未予重视,仍给予针刺(风池穴)治疗后患者回家。6h前出现颈部剧烈疼痛,伴头疼、右侧肢体麻木,麻木水平呈进行性上升,遂再来我院复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波动在130~160/80~90mmHg;1年前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盛极而衰后卷土重来?上海岳阳医院在新病种上首用针刺麻醉

上世纪50 年代中国医学专家推出的“针刺麻醉”,曾在70年代走向世界,后因饱受争议被叫停。如今,又有国内医学专家尝试创新,并推广这项技术。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一种独特的麻醉方法。用手捻针或电针刺激某一穴位或某些穴位,以达到镇痛目的,使手术在不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上世纪90年代,因过于激进、盲目扩大手术病种和范围,大多数医院叫停这一技术,只剩下上海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