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Oral Investig:2%阿替卡因作为儿童麻醉剂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2019-01-07 lishiting MedSci原创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2%阿替卡因和2%利多卡因用于6-13岁儿童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2%阿替卡因和2%利多卡因用于6-13岁儿童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研究对180名受试者(90 patients- 2% articaine, 90 patients-2% lignocaine)实施3盲随机对照试验。使用疼痛量表(FPS-R)记录3个位点的疼痛主观评估结果。采用Paired sample t检验和chi square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显示,2%阿替卡因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64.4%, 42.2%和81.8%。在位点1、2和3,2%利多卡因的麻醉成功率分别为66.7%, 48.9%和85.7% (p>0.05)。结论:1:2,00,000的2%阿替卡因麻醉效果并不优于2%利多卡因。临床意义:利多卡因常被认为是麻醉的金标准。因为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更多的潜力,阿替卡因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2%浓度阿替卡因的功效并不比2%利多卡因要好。2%阿替卡因并未展现出临床的优越性,而是与利多卡因效果相当。然而,结果提示我们,未来对阿替卡因的研究方向可致力于降低浓度以改善效果。原始出处:Ramadurai N, Gurunathan D, et al.

作者:lishi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audi J Anaesth:上颌牙麻醉使用4%阿替卡还是2%甲哌卡因?

本研究旨在探究上颌牙齿拔除时4%阿替卡因与2%甲哌卡因麻醉的起效速度与注射不适情况。 研究共纳入了90名患者,分别接受4%阿替卡因(45名)和2%甲哌卡因(45名)麻醉。麻药注射后使用探针每隔15s客观评价软硬组织的麻木效果。此外,注射的不适感则使用标准的100 mm视觉模拟评分(无疼痛0mm,难以忍受的疼痛100 mm)评估记录。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颊侧浸润麻醉后牙齿和腭侧粘膜麻木感

J Endod:阿替卡因的3种注射方法对罹患有症状不可逆牙髓炎下颌**磨牙的成功率:一项临床配对随机双盲试验

之前的研究已有报道,罹患有症状不可逆牙髓炎的下颌磨牙难以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追加注射麻药几乎不可避免。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3种阿替卡因的注射方法对罹患有症状不可逆牙髓炎下颌第一磨牙的麻醉效力:在施以牙髓治疗前,分别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IANB)、IANB辅以牙周膜内注射和IANB辅以颊侧浸润麻醉。

J Endod:下牙槽阻滞麻醉失败后阿替卡因或利多卡因行附加韧带内注射的效果比较:一项随机双盲实验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和评估在下牙槽阻滞麻醉失败后采用2%利多卡因或4%阿替卡因作为附加韧带内注射的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