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姜黄中的姜黄素可改善克罗恩氏病症状

2020-12-0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BD)的两个主要表现。从组织学上讲,CD的特征是消化道的任何地方形成不连续但全层的炎性肉芽肿。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BD)的两个主要表现。从组织学上讲,CD的特征是消化道的任何地方形成不连续但全层的炎性肉芽肿。CD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迄今为止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当前药物疗法的目的是控制炎症或防止其恶化。治疗药物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3和IL-17抗体等。实际上,许多患者在通过生物疗法未能获得缓解后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已使用了数百年,它是从姜黄植物中提取的黄色姜黄粉末,它可以强烈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下游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的表达。但是,它在肠道中的吸收非常缓慢,而新合成的姜黄素衍生物Theracurmin具有比常规姜黄素粉末高27倍的吸收比率,因此,本项研究旨在探究Theracurmin治疗C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人员在日本5个独立的医疗中心进行了随机双盲研究,研究人员将所有轻度到中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Theracurmin组(360毫克/天,n = 20)或安慰剂组(n = 10)12周 通过评估临床和内镜缓解,肛门病变的愈合以及炎症标记物的血液水平来评估该药物的疗效。

 

      在Theracurmin 组,在12周相对于第0周,临床疾病活性的显著减少(P= 0 0.005)。在意向性治疗分析中,第4、8和12周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35%,40%和40%,显着高于安慰剂组(均为0%;p = 0 .033,p = 0 .020和p = 0 .020)。此外,减少在内窥镜克罗恩病的严重程度方面Theracurmin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 0.032)。在第8周,Theracurmin组的肛门损伤的愈合显著较高(p = 0.017)。在整个研究中,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

 

       通过本项研究证实了Theracurmin 具有显著的减轻炎症的临床作用及治疗轻度至中度克罗恩病的高安全性。

 

 

原始出处:

Ken Sugimoto. Et al. Highly Bioavailable Curcumin Derivative Ameliorates Crohn’s Disease Symptom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Study.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20-12-19 ms3000001745429945

    生姜里有姜黄素吗

    1

    展开1条回复
  2. 2021-06-05 ms3000000839895676

    我就问哪里买

    1

    展开1条回复
  3. 2020-12-11 ms3000001745429945

    姜黄素有国产的吗

    0

  4. 2020-12-07 liyu7822

    姜黄素又热了

    0

相关资讯

Dig Dis Sci: 在早期克罗恩病患者中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治疗效果分析

多达25%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在儿童期或青春期被诊断出来。近几十年来,小儿发病IBD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JCC:肠道粘膜中凝血酶升高与克罗恩病的炎症持续进展有关

最近有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克罗恩病患者结肠中的凝血酶水平升高了100倍。因此,本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凝血酶活性是否可以导致与克罗恩氏病相关的局部组织功能异常。

JCC: 与戒断治疗相比,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继续使用抗TNF药物并不划算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TNF)治疗占与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的医疗保健支出的31%。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停用抗TNF可以减少副作用和感染,同时减少医疗成本支出。

Cell Res :重大进展!王明伟/徐华强/张岩联手合作,揭示GLP-2R独特的激素识别功能

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和GLP-2)是两种胰高血糖素衍生的肠道激素,它们通过两个相关受体(GLP-1R和GLP-2R)介导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两个受体分别是代谢紊乱和克罗恩病的重要药物靶标。

JCC:克罗恩病术后早期内镜下复发的特点是微生物群明显不同

肠道菌群失调与克罗恩病[CD]的发生发展有关,也可能在术后疾病复发[POR]中起重要作用。本项研究前瞻性地研究了回盲肠切除术后的粪便和粘膜微生物的组成,以确定与复发相关的微生物群的预测价值。

TAG:与蒙特利尔分类法相比,将克罗恩病患者分为结肠受累型和非结肠受累型能更好地预测了临床结果

克罗恩氏病(CD)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中的慢性复发性炎症以及其他多种表现和并发症。适当的疾病分类对于CD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