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uitary: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检测ACTH或可准确预测库欣病缓解

2018-09-22 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国际糖尿病

根据发表在Pituitary上的一项研究,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不久进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抑制试验或可准确预测库欣病的短期和长期缓解。

根据发表在Pituitary上的一项研究,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不久进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抑制试验或可准确预测库欣病的短期和长期缓解。

瑞典隆德大学斯肯恩大学医院Erik Uvelius指出,库欣病是由垂体腺瘤分泌过多ACTH引起,导致皮质醇增多症。手术切除腺瘤是该病的一线治疗方法。根据腺瘤大小、术前MRI发现以及外科医生经验等因素,患者术后缓解率在43%~95%。然而,在确定或预测库欣病随时间缓解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生化阈值方面,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研究者回顾性收集了28例库欣病患者的病例数据,这些患者共接受了45次经蝶入路腺瘤切除术。患者在术后第2天和第3天口服倍他米松(上午8点、下午2点和晚上8点分别口服1 mg、0.5 mg、0.5 mg)。研究者在患者服用倍他米松之前以及服用后第24小时和第48小时检测其血浆皮质醇和ACTH水平,并在术后第3天检测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水平。

在术后3个月和之后每年,患者接受清晨血浆皮质醇和ACTH以及尿游离皮质醇检测和/或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研究者将疾病缓解定义为临床症状和皮质醇增多症症状的减轻,并经各种实验室检测指标所证实。

研究者使用尤登指数建立预测短期(3个月)和长期(5年或更长时间)缓解情况的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界值。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检测的临床准确性。

研究人群主要为女性(71%),中位年龄49.5岁。接受初次手术与再次手术的患者在年龄、性别或术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其中2例患者诊断为垂体腺癌,11例诊断为垂体大腺瘤。在所有腺瘤中均发现ACTH阳性,病理证实2例为产生ACTH的腺癌。

28例患者中,12例(43%)在最后随访时出现长期缓解。3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未缓解,但被认为不适合接受再次手术。13例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解决了残留疾病或仍复发。4例患者在第2次或第3次手术后出现了长期缓解,相当于16例(57%)患者实现了长期缓解。

研究者发现,在使用倍他米松24小时和48小时后,血浆皮质醇水平预测短期和长期缓解最有效。预测短期缓解的界值107 nmol/L,敏感性为0.85,特异性为0.94,阳性预测值为0.96,AUC为0.92(95%CI:0.85~1)。预测短期缓解的界值49 nmol/L,敏感性为0.94,特异性为0.93,阳性预测值为0.88,AUC为0.98(95%CI:0.95~1),该界值与库欣病诊断界值(50 nmol/L)接近。研究者表示,若采用25 nmol/L的严格界值,会导致真阳性率较低,假阴性率较高。

研究者指出,库欣病经蝶入路术后第2天和第3天进行48小时倍他米松抑制试验,可以安全预测短期和长期缓解,且准确度很高。倍他米松抑制24小时后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在预测5年缓解方面表现出最佳的准确性。

原始出处:

作者: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9-26 清风拂面

    谢谢分享学习

    0

相关资讯

New Engl J Med:患巨人症和肢端肥大是因为基因突变?

生长是由一系列激素经过复杂的调控程序而导致的,这些激素来源于下丘脑,垂体和外周组织。遗传性疾病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肢端肥大。如果在骨骺闭合之前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就会引起儿童型巨人症。非综合征型巨人症是由腺垂体的分泌紊乱所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家族性孤立垂体腺瘤或偶发垂体腺瘤。目前生长激素所导致的儿童巨人症和成人指端肥大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但是对于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遗传学基础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为了

垂体腺瘤与脑膜瘤的“碰撞” 鼻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成功“化解”

        图碰撞瘤影像学表现日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颅内“碰撞瘤”手术。经检索,这是世界第二例由垂体腺瘤和脑膜瘤组成的“碰撞瘤”手术。今年50岁的李女士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现象,一直未引起重视。1个月前头痛症状突然加重,当地医院头颅CT显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就诊唐都医院后,脑科医院

垂体腺瘤的磁共振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已广泛用于垂体腺瘤的影像评估,除了常规的T1WI及T2WI外,近年来通过对序列参数的优化及对射频及信号采集方式的改进,出现了很多新的应用,譬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动态增强技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

NEJM:跷跷板眼球震颤-案例报道

跷跷板眼球震颤是一种摆动性眼球震颤,被报道这类患者的巨鞍上病变挤压间脑区域。这种形式的眼球震颤已被归因于前庭眼反射的适应不良和眼反滚动反应失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