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Surg:想改善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的结局?快用贝伐单抗!

2017-06-08 李潇潇 吴刚 环球医学

肝切除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重要选择。尽管未有随机试验证明,但CRLM切除术比化疗效果好。2017年6月,发表在《Br J Surg》的一项研究,考察了术前接受贝伐单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肝切除术中切缘状态的预后影响。

肝切除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重要选择。尽管未有随机试验证明,但CRLM切除术比化疗效果好。2017年6月,发表在《Br J Surg》的一项研究,考察了术前接受贝伐单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肝切除术中切缘状态的预后影响。

背景:在引入生物化疗前的几年,CRLM切除术中的切缘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检测了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单克隆抗血管生成抗体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中,CRLM切除术后的结局。

方法:2000~2015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行手术治疗CRLM的患者从医院数据库中鉴别出来。手术切缘状态、术前贝伐单抗给药、总生存期(OS)等数据使用多变量分析进行评估。

结果:630名行CRLM切除术的患者中,417人(66.2%)接受了新辅助化疗联合(214人,34.0%)或不联合(203人,32.2%)贝伐单抗治疗。剩下的213人(33.8%)未接受新辅助化疗。单变量分析表明,与R0切除术相比,阳性切缘与较差的5年OS相关(36.2% vs 54.9%,P=0.005)。术前接受贝伐单抗vs仅接受化疗的对分后,病理切缘的预后价值在术前未接受贝伐单抗的患者中持续(R0 vs R1切除术后的5年OS:53.0% vs 37%,P=0.010)。OS与贝伐单抗治疗患者的切缘状态不显着相关(R0 vs R1切除术后的5年OS:46.8% vs 33%,P=0.081),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比仅接受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略差一些(大概反应了更晚期的疾病)。对化疗和贝伐单抗完全应答或接近完全应答的患者中,病理切缘状态与5年OS不显着相关(R0 vs R1切除术后,43% vs 30%,P=0.917),但这可归因于2型差错。

结论:切缘状态的影响随着接受贝伐单抗与否而具有差异。贝伐单抗在改善更晚期疾病患者的结局中起到作用。

原始出处:

K. Sasaki, G. A. Margonis,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margin status in liver resections for colorectal metastases after bevacizumab.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First published: 7 March 2017 DOI: 10.1002/bjs.10510

作者:李潇潇 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IM:临床医生需警惕间期结直肠癌的种族/民族差异

间期结直肠癌(Interval colorectal cancer,intervalCRC)也称为结肠镜后结直肠癌(post-colonoscopy colorectal cancer, PCCRC),定义为筛查或监测检查未发现,而在推荐的下一次检查日期之前发生的结直肠癌。在美国,间期CRC占所有CRC患者的3%-8%。但关于间期CRC的种族/民族数据却很少。因此,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

CLIN CANCER RE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抗EGFR单克隆抗体获得性耐药的异质性

尽管RAS-BRAF野生型及HER2/MET阴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常对抗EGFR单克隆抗体有反应,但获得性耐药几乎无法避免。EGFR阻滞剂耐药的机制包括KRAS、NRAS和EGFR胞外区突变以及HER2/MET改变。但是,分子异质性如何影响患者克隆演变尚不清楚。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接受过抗EGFR抗体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液分子特征。

WJG:多吃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好?那可未必!

长久以来,我们印象中只是觉得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好,可是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蔬菜水果对人究竟有多大的好处。实际上,蔬菜水果除了为人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外,更重要的是为肠道的蠕动提供了大量的非可溶性膳食纤维,而非可溶性膳食纤维除了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外,其在肠道内还会被细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比如丁酸,而这些短链脂肪酸对于肠道正常黏膜细胞来说可以促进其代谢,而对于肿瘤细胞,则会促进其凋亡,这也

J Cell Physiol:结直肠癌患者靶向BRAF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可用于结直肠癌(CRC)的靶向药物并不多,且在面对BRAF突变患者时,靶向药疗效不佳。伊朗Bahrami 教授在J CELL PHYSIOL杂志上发文总结了BRAF突变结直肠癌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包括潜在的靶向治疗方法。结直肠癌分子分类学者很早就提出CRC的多步骤发生过程,即上皮细胞累积多个分子突变后转化为恶性细胞。然而不同肿瘤间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差别很大,因此CRC并不是单一疾病。事实上,

APC的作用及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潜能

腺瘤性结肠息肉(APC)病基因是结直肠癌抑癌基因,可在胚系和体系水平出现异常调节。APC位于5q21-q22,含8535核酸,21外显子,编码310 kDa蛋白,含2843氨基酸,75%编码序列位于外显子15,是胚系和体突变最常发生部位。胚系突变致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是CRC主要易感事件,APC体突变见于>80%散发CRC,5q杂合性缺失(LOH)见于30%–40%的CRC。APC蛋白

Cancer Treat Rev:如何实现结直肠癌分子亚型与临床病理表型的互通转化?

2015年提出CRC的共识分子亚型:CMS1-MSI免疫型,CMS2-经典型,CMS3-代谢型,和CMS4-间充质型,并对上述亚型进一步分析了CpG甲基化(CIMP)、体拷贝数分析(SCNA)、突变、KRAS和BRAF突变、癌基因信号瀑布和基质侵犯、免疫浸润等特征(表1)。CMS4的无复发生存最差,5年生存60%,而CMS1为75%,CMS2/3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