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维生素D摄入量!ENDO重磅发布《维生素D疾病预防指南》

2024-06-0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新版指南强调了维生素D在特定人群疾病预防中的潜在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对普遍人群补充维生素D的谨慎态度,以及在维生素D补充和检测上的具体建议。

维生素D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它还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免疫功能和肌肉功能。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通常通过测量25-羟基维生素D(25(OH)D)来评估。

尽管维生素D与健康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但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风险,科学界至今没有达成一致共识。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上述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另一方面,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支持维生素D补充剂能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

关于维持良好健康所需的维生素D血水平,目前的建议也存在差异。医学研究所(IOM)和其他健康机构曾提出,血清25(OH)D水平达到20 ng/mL(50 nmol/L)以上即可满足大多数人的骨骼健康需求。然而,也有专家和组织建议更高水平(如30 ng/mL或75 nmol/L)可能对更广泛的健康有益。此外,维生素D过量补充也可能带来副作用,比如高血钙症、肾结石风险增加及可能的维生素D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近日,在第106届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上,首次公布了《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肯定了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的骨骼外获益,并就维生素D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提出年龄分层的用量建议。此外,新版指南提出75岁以下的健康成人服用维生素D的量超过IOM推荐的每日摄入量将不再获益,且不需要进行维生素D水平检测。而对于儿童、孕妇、75岁以上成人以及有高风险前期糖尿病的成年人,则建议补充高于IOM推荐的每日维生素D摄取量。该指南将于2024年8月刊载于《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JCEM)的印刷版。

指南中的关键建议包括:

1,维生素D补充与日常摄入:

1)健康成人(75岁以下)通常不需要超过IOM推荐的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额外补充并无明显益处,且不必常规检测血清25(OH)D水平。

2)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75岁以上老年人及有高风险前期糖尿病的成人,指南建议维生素D补充量高于IOM日常推荐摄入量,以应对特定健康风险。

2,维生素D与疾病预防:

指南指出,对于特定人群,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特定疾病,如儿童和青少年可预防佝偻病和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孕妇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等妊娠并发症风险,75岁以上老人可能降低死亡风险,前期糖尿病患者可能减缓发展为糖尿病的进程。

3,维生素D补充策略:

1)建议50岁及以上的成人,如有维生素D补充或治疗指征,采用每日低剂量补充方式,而非非日常高剂量。

2)不推荐基于血清25(OH)D水平的常规筛查,因基于这些水平的特定健康益处尚未明确界定,包括肤色较深或肥胖人群。

综上,新版指南强调了维生素D在特定人群疾病预防中的潜在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对普遍人群补充维生素D的谨慎态度,以及在维生素D补充和检测上的具体建议。同时,研究小组强调,尽管过去10年对维生素D的研究增多,但现有证据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并未针对他们报告的某些结果进行设计,而且研究人群的维生素D血水平一开始就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充足的。由于证据不足,研究人员无法确血清25(OH)D水平的具体血水平阈值,以判断充足与否或用于疾病预防的目标水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抗磷脂综合征的天然补充剂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抗磷脂抗体(aPL)持续阳性的情况下发生血栓事件和/或妊娠并发症。

维生素D:慢性疼痛的“潜在杀手”

维生素D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和抑制T细胞反应在体内起到抗炎作用 ,体外研究显示维生素D抑制前列腺素E2(PGE2) 合成,这些均与疼痛发生机制相关。

Int Wound J:维生素D治疗黄褐斑和促进创面愈合的潜在作用

维生素D在皮肤科领域显示出作为一种治疗干预手段的前景,特别是在治疗黄褐斑和促进创面愈合方面。

Pancreatology: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Brain:维生素 D 不会降低临床孤立综合征后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活动性

本研究没有发现在高风险临床孤立综合征后补充维生素 D3 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活动性。

Nutr J:双胎妊娠孕妇维生素D状况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关系

妊娠中期维生素D浓度≥30 ng/mL的双胎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明显降低。